商会是近代中国社会新式民间社团的缩影,具有多维的历史面相和极其丰富的内涵。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分支,我国商会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成为十分活跃的学术研究领域。围绕商会史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商会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 商会史研究逐渐兴起 《中国社会科学报》:20世纪80年代,商会史研究作为一门专史和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得以形成,并初步提出以中国大陆本土话语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和早期的理论框架。请您谈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会史研究从无到有的发展情况。 马敏:作为新式商人组织,商会自创立以来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民国时期,日本学者根岸佶就注意到商会的重要作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美国学者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也曾著有《北京的行会》一书。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学界将商会视为资产阶级控制的旧社团,对其研究较少。相比之下,欧美和日本学者较早予以关注,并开始相关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鉴于学界在辛亥革命和资产阶级研究中忽视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现状,章开沅先生提出,将商会与行帮、公所、会馆等一起列入研究范围,强调商会研究是从整体上考察中国资产阶级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自8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地的档案馆都开始对本地商会档案进行整理,编成大型资料丛书,供研究者使用。 到90年代,苏州和天津两地的商会档案先后公开出版。商会档案的发掘与整理,构成商会史研究的起点和基础。90年代,商会史研究形成热潮,一批颇有分量的专题学术著作先后出版。这些著作在80年代单篇论文研究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运用现代化理论、社会组织系统理论、法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中国商会的社会背景、组织结构、社会功能以及政商关系、商会与其他社团的关系、商会与城市发展、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国商会与外国商会的比较、商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在商会的成员构成及领导权、商会的社会属性、商会与传统行会组织的关系、商会与近代国家政权关系等领域,均有新的进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