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日。这一天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每到此时,日本的参众议员乃至首相,会去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拜鬼”屡次为中日关系蒙上阴影,在“钓鱼岛冲突”加剧之时,此举更是会让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尽管8月15日并非真正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但是,日本天皇在1945年的这一天宣布战败投降,为这场侵略战争划上了句号。这一天,对于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的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尤其现在,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中日摩擦升级之时,日本战败投降日以一种沉重的方式,提醒我们铭记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中日关系的改善,建立在双方认真审视和对待历史的基础上。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依然罔顾甚至篡改历史,不承认曾经的罪恶和侵略,首相安倍晋三积极推进他的修宪扩军备战主张,以使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成为“亚洲地区领导者”。对侵略的视而不见,种种挑衅言论和作为,在伤害中国民众情感的同时,也损害着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日本正视历史,才可能解决中日之间的摩擦与冲突。 对中国人而言,这种铭记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对历史的回望,不仅是记得曾经的侵略、屈辱、抗争,也不是为了重温悲惨的记忆、延续仇恨,而是真正地以史为鉴。抗日战争仅仅是历史中的一个节点。此前,中日之间的强弱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在那场战争中,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一个不论在人口、兵力、经济总量都远强于日本的大国,猝不及防、不可思议地被打败,并由此被割地赔款、被侵略、被奴役,以致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为什么会如此?反思甲午之败的意义,不在于重申侵略者的“恶”,而是为了反省为什么遭遇侵略和失败,知国耻家辱而后勇,才能在变革中走向强大。自甲午战争至侵华战争,再到中日近年之冲突,决定两国关系的根本,依然是实力。 今天,重新审视中日关系之时,我们需要思考:对于历史,对于日本,我们究竟了解多少?不管是甲午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我们是否有足够深入与全面的认知,或者只是停留于电影中的海战场景,以及“打鬼子”的电视剧?历史是其完整真实的面孔,还是被戏说、被删改、被乔装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的“知耻而后勇”是建立在对历史足够了解之后的进取,还是不明就里的义愤和无意识的“抗日”冲动?我们的心态,是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受害者的屈辱,还是对“小日本”不屑一顾的自负? 如果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仅仅是抗日神剧中的“鬼子”、汉奸;如果我们对日本的了解仅仅是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或者樱桃小丸子、本田车、尼康相机,又如何谈得上真正的铭记与反思呢? 我们谴责日本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也绝不会主动挑起战争;我们一遍遍地重申和阐明立场,但对和平的热爱,对中日友好关系的期许,需要足够的经济、军事和精神实力做支撑。纪念8·15日本投降日,意义恐怕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