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的大遗址保护路径。2010年,我国推出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新模式,并公布了第一批1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模式将考古遗址整体保护起来,在不改变遗址原貌的前提下,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经过4年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围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创新保护方式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兼顾城市发展 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介绍,2009年,根据国内考古专家和遗址保护研究学者建议,国家文物局首次提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明确了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方向。2010年,国家文物局在成都举行“2010年度大遗址保护会议暨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仪式”,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2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并予以授牌。这标志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作为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代表,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2010年,国家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成为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长期负责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她认为,以往大遗址保护多以被动抢救性保护为主,大都是对遗址本体进行修补式的局部保护,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明显进步。 安家瑶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建议当地政府出资购买大明宫地段的100亩土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麟德殿的包砌复原工程,为后来的保护行动打下了重要基础。此举还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含元殿保护复原工程得以实施,随后有了打通殿前御道的设想和行动,进而有了发掘丹凤门的机会。 安家瑶认为,考古遗址公园是主动出击,对大遗址进行有目的的规划性保护,以遗址的规模和格局为基点对其本体和背景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性保护,在文物工作者的引领下动员社会参与,实行开放式保护和展示,兼顾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