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专制政治的松动从积极方面看,推进了人文主义萌芽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学对于晚明社会思想变迁起到了理论基础的作用。西方学者讲到明代中叶以后思想遗产时总结了如下的要点:强调实践;对时代日用需要产生觉醒;提高历史意识;强调生命力及天地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愈来愈强调物质世界;倾向于批判性的理性主义;倾向深邃的人文主义;提倡三教合一的综上所述合潮流;寻找儒家本质;倾向古典儒家中“天”的概念或天主;更深入地研究古典作品;注重理性形而上学形式。 晚明人文思潮一个重要内容是打破旧时的等级,这在当时被称为“僭越”。打破旧日严格的等级,是向非等级的阶级社会,也就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因此可以说,晚明时代政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几点历史思考 晚明既然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在政治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明朝毕竟灭亡了。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总结晚明的历史教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国家权力异化 国家公权力,本为平衡各利益群体之诉求,解决社会矛盾之作用。所谓“异化”即其失去上述作用,而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工具。公权力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无制度约束的税费征收。 其中最称典型者,莫过万历矿税之祸。万历矿监税使四出,固然出于神宗求利心切,而近侍无不以为此乃不可失之发财机会,加之官民中应和者及其间的掮客们推波助澜,终于将一个本可成为近代采矿业发展的机会导演而成为一场矿税之祸发生。 《明史》论此,称:“至(万历)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而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明史》卷三百五《陈增传》)但其后事态之发展,则非仅为朝廷费用匮乏,逐渐发展而成为部分利益集团对于民间社会财富之攫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