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西夏文献的修复过程充分体现出古籍修复这个行当“慢工出细活”的特点。您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这么多年,有哪些心得体会? 刘建明:古籍修复是一项传统的技艺,是个经验活。每个修复师都是在日复一日地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捶书等十余道工序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比如喷水这道工序,用多大力气、与书距离多远才能喷出雾状的水,这都是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依靠历代修复人员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使古籍修复工作充满了浓重的经验色彩。 我1980年进入国图古籍馆修复组工作,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已经有37年,修复各类文献差不多有1000来册。刚入行时,很幸运地被称为“国手”的古籍修复大家张士达先生带我。那时候我才18岁,对古籍修复没什么了解,根本就坐不住。当时已是80多岁高龄的张先生总是教导我,干我们这行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自己要多琢磨。他身上那种耐心细致、执着认真、精益求精的作风对我影响特别大。比如,他会为了找一张更合适的补纸花费三五天时间,他修补过的书基本看不出补过的痕迹。这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 随着时代变迁,新技术的发展为这项古老技艺带来新的曙光,新鲜血液的加入也使这项事业后继有人。我们看到,现在从事古籍修复的年轻人大多受过专业的学科训练,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更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静心苦练,将这种“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必定能在实践操作中成长为成熟的修复师,为古籍修复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 方莉 杜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