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在日本 甲午之战为何被遗忘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齐鲁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甲午战争对于胜负双方的国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中日两国对甲午一战的反思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差距。当中国各界都在反思甲午之战我们为何失败时,同样有干支纪年习惯的日本,却似乎把这场两个甲子前的战争“忘了”,日本媒体只有偶尔在报道中国对甲午的纪念时,才会顺带提一下他们的那场“日清战争”,且往往语气平静、措辞简略,显得既无忏悔之热情,又无翻案之野心。日本为何不愿提起,甚至刻意回避这场战争?从能找到的日本回顾甲午战争的只言片语中,其实隐约可以猜出他们是怎样想的。
    遗忘原因之一:不想说太细
    甲午战争作为明治维新之后第一场获胜的对外战争,在日本甚至很少被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用作题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日本人避谈甲午的首要原因,恐怕是压根儿不想把甲午战争弄得太清楚。
    虽然战后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中没有对甲午战争做出直接评价,但战后同盟国对日本进行清算时,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得到的领土被全部剥夺。很显然,同盟国当时把日本“走弯路”的源头算到了这场战争之上。
    这种清算,恰恰又是日本无法接受的。作为奉行“和平宪法”近七十年的国家,今天大多数日本人其实都认同日本战前的军国主义是一条歧途。然而,若问日本何时走上这条歧途,日本与国际社会间的分歧却很大。在日本,别说铁杆右翼分子,恐怕连那些进步的和平人士都很难接受“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起点”的论断。典型代表是日本著名的和平运动指导者加藤周一,他一方面反战、反核,主张维护和平宪法,一方面又称明治国家的“强兵”政策是防御性的,颂扬日本对俄战争的胜利,认为“日俄战争是一个分水岭,日本是在其后才走上扩张主义道路的”。
    想要弄清日本人这种“分水岭式”的史观是怎么来的,不能不提到日本战后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此人虽非严肃的历史学者,但他描写日本近代历史的小说,却对日本普通民众影响极深。作为一个流行作家,司马辽太郎必须适应国民的口味。在战后复兴和高速成长的社会背景下,他知道日本国民对生机勃勃的明治维新时代怀有无上的崇敬,同时由于战败惨象的殷鉴不远,他也深知国民对战争的痛恨。为了迎合国民这种矛盾的需求,司马辽太郎对日本近代史进行了巧妙的二分——在创作中,他极力颂扬明治时代的伟业,却从来不以昭和时代为题材。这种态度通过他的作品、评论等得到广泛传播,便形成了在日本深入人心的“分水岭式史观”,即认为日本明治时代是光辉并正确的,而堕落则属于日俄战争之后的大正和昭和时代。
    司马辽太郎这一历史观的突出体现,就是他的长篇小说《坂上之云》。“坂上之云”本意是“顺着山坡上升的云”,该书表面上是写几位主人公的人生,实际则是刻画整个日本学习追赶西方列强,并连续取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等一系列军事外交胜利,确立强国地位的历史进程。这部小说几年前被改编成电视剧,据说对当时深陷经济危机的日本民众起到了不小的激励作用。
    不过,既然要把日俄战争前的明治时代供奉崇拜,明治时代真实存在过的阴暗面就只能尽量少提。甲午战争刚好是这种阴暗面的“高发区”,像日本陆军在旅顺屠杀中国民众、日本海军把落水的敌军弃在海里溺死等等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理由,也实在与司马辽太郎所描绘的“伟大的明治时代”相去甚远。所以连司马辽太郎本人在写到这一段时,也采用了“能省则省”的曲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