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甲午风云》引论争 案头研究的书生意气 92岁的杨志本老人是国内研究海军史及甲午海战的前辈学者,可称是海军史、甲午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带过的学生大都为今天海军史研究的中坚力量。在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纪念之际,记者特地走访老人,希望从他娓娓的讲述中,了解六十年来国内甲午战争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其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甲午话题引发辩论,缘自电影《甲午风云》上映 在万寿路海军干休所家中,高龄的老人不像想象之中的年迈、孱弱,走路稍有些缓慢,但衣着整齐,声音洪亮,思路格外清晰,跟记者谈论时还读着几张早年抄写的史料小卡片,显示一丝不苟、严谨的老派学风。 与记者事先预想的不同,1949年后的甲午研究并不是热门学科,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显得枯寂、冷落。杨志本长期在海军司令部工作,对于这一点体会尤深,他回忆说:“甲午战争题目一直是冷门,很少人去关注。到了‘文革’动乱时期,就更顾不上什么研究了,研究人员也去地方‘支左’。后来这个话题先在军内辩论起来,应该缘自电影《甲午风云》的上映。”他告诉记者,奇异的是,电影播出是在六十年代,但争论却拖延到七十年代末。《甲午风云》提出甲午海战的失败,是“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逃跑造成的,给观众这么一个印象。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也坚持认为总体没什么错误,丁汝昌没什么错误,是局部原因造成的,而军队内部讨论时,多数认为是国家战略的总体失误造成了战争的失败。 甲午海战失败,是局部原因造成的还是战略总体的错误导致的?杨志本描述说,电影《甲午风云》起了启动作用,引起大家的关注,实际上《甲午风云》的故事只拍到半截,没拍到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结局,后面的故事就不拍了、不讲了。“电影有意回避海战的结局和责任,但引发的争论还比较激烈,至今还未完全解决。”他个人认为,甲午海战的溃败应是国家全局战略失误造成的,是国家核心缺乏海权意识的呈现,把问题推到局部原因是不对的。 丁汝昌株守陆军“守阵地”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在过去的日子里,杨志本曾经三次去威海寻觅资料,但当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后,把所有文字记录都拿走了,他失望之下只能枯坐在炮台旁,一筹莫展。“后来改革开放以后,从日本搞回来一些北洋舰队资料,还有部分舰队对阵图是日本人绘的,较为珍贵。” 杨志本称,甲午海战是世界上第一次铁甲蒸汽舰队的实战,过去都是木船、风帆船之间的战斗。他说:“舰队应该是海上野战军,具备攻击力,离开海洋就不是野战军了,就是个死目标。”他感叹道,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株守陆军“守阵地”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固守在港口里,失去机动力,就没有活路。 杨志本解释道,北洋舰队退缩威海卫后,还是具备一定的战斗力,清廷也给丁汝昌下了几次命令。如果能打掉日军运输船,短兵相接,那么甲午海战就不是这样一个面貌,丁汝昌就不是那个形象。他说:“从中外海军史的角度来看,守阵地是没出路的。离甲午海战不远的事,1770年7月俄罗斯与土耳其海战,规模大,土耳其舰队躲在港口里不出来,结果被俘虏一万多人、四十多舰。日俄海战,俄罗斯舰队也是这么灭亡的,被日军打沉。” 聊到甲午海战的细节,阅历丰富的老人难免唏嘘而叹,带着一份职业军人的沉痛感,那份理解显得更为真切和洞达。“丁汝昌自杀殉国,保留气节,宁死不屈,免除了投降名号。但反过来说,置舰队两千多人的生命于不顾,没做到共存亡。”他提及,管带方伯谦是海军世家,他的后人曾经向社会上投诉,认为方伯谦是否逃跑,是否要承担责任?他说:“方伯谦是一个军事上很不错的人,指挥上有一套。没有上级命令,战斗没结束,他就撤出来,可说是逃跑。但是舰上没有弹药,失去战斗力,旗舰也没了,无法指挥,舰队被打散了。他本人不承认逃跑,只说是撤出战斗。这在东方文化是不容的。”由此引申到中西方军人伦理的差异,杨志本分析说,在西方国家投降不是耻辱的问题,美国大兵身上多藏有一旦被俘时使用的名片,“希望你能保护我的生命。”美国将军迪安在朝鲜被俘后,还在中国电台发表讲话,回国后也平安无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