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从此把日本送上穷兵黩武争霸的不归路,也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虎视眈眈的列强由此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我们也得承认,在那黑暗封闭的年代,北洋水师曾是照亮通往近代化之路的一盏微光。 两个甲子之后,回望这场战争,海军史专家陈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甲午战败是一部全体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应该时常翻开对照参考的参考书。对于它的思索是一件需要全社会长时间深深思考的事情。对甲午战争的关注,如果在过了甲午年之后就烟消云散的话,只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仍然不够成熟。 陈悦提醒我们,在今天,与其仇恨当年侵略我们的对手,不如多多思考自身问题。他坚信,甲午之败,在某种意义上不是日本人打败了中国,而是中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那些败因,很多在今天还能依稀见到,如果只是盲目地仇恨式思索历史,那么这些真正的败因就容易被遮掩忽视。” 颠覆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之路错轨 长江商报: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全社会都在反思这场战争。甲午前后,我们不是没打过败仗,为什么这场战争败了就成了中国巨大的国耻? 陈悦: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命运造成了十分严重和深远的负面影响,也是近代中国在对外战争中第一次彻彻底底的大失败。 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通过近代化运动在缓慢变革,虽然已面临列强环伺,但对外还基本维持着一个纸老虎面目,仍扮演东亚领导者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重要的大国。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将中国赶下东亚领导者的地位,甚至打入末流国家的行列,很多西方国家从此对中国开始采取赤裸裸的侵略、欺凌政策。可以说甲午战争摧毁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形象、地位,摧毁了当时中国人的自尊。想一想,中国再一次能够独立自信地和世界对话是什么时候,就知道甲午战争使得中国丧失多少年的和平发展机会。 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洲列强为拓展海外利益,开始向远东扩张。作为当时远东的两个重要国家,中国和日本在应对这一变局方面,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中国选择程度十分有限的军事近代化,希望通过国防近代化,继续维系保守的国策,保留旧有的社会秩序、道德观、价值观;日本则选择举国上下彻底地近代化改革,而且师法列强的扩张之道,认为侵略扩张是实现国家崛起的捷径,将中国、朝鲜定为侵略目标。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遭遇到东亚邻国全面侵略,这场战争彻底颠覆了中国在东亚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发展之路完全错轨。战败后,清政府付出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赔款,使得财政破产,此后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经济枷锁。至于台湾、澎湖等领土被割让,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至为惨痛的事件。 中日两个国家在近代化大潮到来时,原本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但中国的发展之路一方面因当时举国浑浑噩噩的麻木所限制,一方面则被邻国以暴力战争所打断,进而直接影响两个国家此后的命运,也因此甲午战争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巨大国耻。 长江商报:研究这段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从您个人来讲,推出新著《甲午海战》出于什么初衷? 陈悦:研究一场失败的战争,对今天来说更多价值在于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挖掘、寻找引以为鉴的经验、教训,使错误不再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还多了一层意义,因为甲午战争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所参加的第一场战事,也是最后一场战事,尽管甲午战争中有陆地和海洋两个战场,却使得海上战场倍受关注。而今天中国同样遇到来自周边海洋上的机遇、挑战,一百多年前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兴亡成败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海军、海权而言,有着极为不一样的意义。 我在2005年末开始着手撰写《甲午海战》。对这个题目,我少年时代就充满兴趣,当真正步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后,突然发现在甲午海战史的研究中存在着大量含混不清,乃至互相矛盾的观点。与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后修订的甲午海战史相比,中国的甲午海战史研究直到21世纪初仍停留在十分粗糙的程度上。我试图利用多年掌握的近代海军技术知识,加之积累的大量中外史料,对甲午海战史这一课题进行一次深入细致地探寻、撰写,尽可能展现出那场海战真实的面貌,展现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奋勇作战到黯然覆灭的悲怆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