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闵行卫星城开始规划建设,此后到1978年,上海先后共有7座卫星城规划建设。今天我们提新城建设,可以从历史中吸取当时的一些经验教训。 解放初并未采用卫星城模式 作为20世纪疏解中心城市人口与工业的流行做法之一,卫星城与城市功能以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在1946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就提出“有机疏散、组团结构”理念以及卫星城的建设思路。但在1950年《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的意见书中,“围绕市中心地区建立卫星市镇,冀以防止庞大城市的过份集中”的城市布局被认为“是一种以现代化交通工具将新、老市区串连起来的一个庞大城市”而不能采用。同时认为“上海最适合的改造方法,是仍以已有市中心区为将来市区的中心,而以扩大已有市区的面积来发展新市区,这样在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比较经济”。 尽管否定卫星城建设,但解放初期上海就开始考虑工厂外迁,主要原因是避免易燃易爆企业在市中心。解放后的上海工业延续了之前的分布,集中在上海中心城区沪东、沪西、沪南工业区,多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分布。布点盲目,生产车间、协作厂和原材料仓库分散,且与住宅混杂,所以解决安全问题是首要。 在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1951年10月编制的《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中,上海的定位是全国轻工业的中心。而上海的工业企业多为规模小、资金有限的化工、五金类,也多在靠近市区边缘设厂,考虑到爆炸性、易燃企业的搬迁需要,提出对沪西、沪东、沪南三个工业区在10到15年里加以整理。“方向图”同时提出,扩充位于普陀区西南部的北新泾工业区,用于化工和部分危险品工业的安置。新建位于闸北区的彭浦工业区,专供五金机器工业建设。还规划了虬江、长桥、吴淞、浦东四个工业区。 “方向图”中明确开辟的北新泾化工工业区,由于地处苏州河上游,污水污染会影响下游市中心,后来取消了部分危险工业在此的安置。北新泾真正的工业发展在1956年以后,彭浦等其他工业区亦如此。上海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就开始考虑并规划建设工业企业从市中心向郊区外迁的问题。1951年9月-1952年8月一年间,私营工业申请建厂的有2841户,批准2565户,这些小型工厂的建设大都按“方向图”布局安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