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时代主题的文献整理理念 纵观中国历史,“回归原典”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代的激烈变革应运而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顾颉刚等学者倡导了“整理国故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学术旨趣是“整理国故”而非“追慕国故”,遵循的原则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显示出鲜明的科学理性,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当下,随着重构传统文化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复兴成为时代梦想,文献整理工作不仅应继承“整理国故运动”的理性精神,更应努力建立一种呼应时代主题的文献整理模式。 《尚书》学文献整理的首要任务是将繁复庞杂的文献合理分类。我们的项目组摒弃了通常文献集成以朝代为纲的汇辑模式,从《尚书》学与政治文明紧密关系出发,梳理出《尚书》学文献的理序,确立了相对独立的五类文献:传世文献中的《尚书》学文献、传世文献中辑录的《尚书》学文献、出土文献类《尚书》学文献、科举经筵类《尚书》学文献、域外《尚书》学文献。这五类文献的背后,是《尚书》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总体发展脉络,是《尚书》学对经士、文人、民众理念与心态影响的过程及范畴,反映了《尚书》学在中华文明强势输出中的关键作用。 华夏文明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从六朝开始,《尚书》便已传播到域外。《尚书》也曾是东南亚地区文化的最重要典籍。然而,当下的异域文化已与华夏文明渐行渐远,《尚书》的文化价值正在不断消解。我们要将《尚书》学文献背后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梳理清楚,理清古代异域文化是如何接受《尚书》并对其进行合理化阐释进而融入本民族文化之中的,理清当今异域文化又为何疏离《尚书》以及如何促进《尚书》的跨文化传播。 《尚书》殷鉴思想也是最早的资治思想,与历史功用思想、实用理性主义相辅相成,使《尚书》学成为历朝历代不可撼动的主流学术。由是,历代诏令奏议、经筵讲义、科举试策中的《尚书》学文献便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独特图景,对唐玄宗《以今文缮写〈尚书〉诏》、明代科举课读模板《书传大全》、清代库勒纳奉敕编撰的《日讲书经解义》等文献的整理,可以清晰认知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宣教模式、方法与传统,避免现代以来经学研究中偏重经学史研究的单一路向,为当代思想传播与宣传方式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