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结果,但国内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有时还会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当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后,如何维护、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关系到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实行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全国抗战之始,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始终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争取对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武汉沦陷后,随着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磨擦的加剧,中国共产党处处以民族大义为重,始终把斗争目标限制在统一战线不破裂的底线上,实行发展抗日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孤立反共顽固势力的方针,在坚持与国民党团结抗日的同时,对它的反共投降活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其间,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几度造成国共分裂的严重危险,中国共产党都运用正确的策略方针,有效阻止了时局的逆转,维系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 为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一个坚固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大力主张和倡导政治社会改革,积极推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并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结成强大的民主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在各抗日根据地坚决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新民主主义政策,建设“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进行以“减租减息”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推广文化教育,为全国人民展现出美好、光明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开启了通往自由、民主、进步的发展道路,从而增强了自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政治影响和作用,赢得了人心和力量,成为支撑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希望。国民党虽未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但也召集了临时代表大会,发布了《抗战建国纲领》,召集了国民参政会,承认了各党各派的合法存在,实行了某种程度的民主权利,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的坚定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和卓越智慧,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支持,也赢得一些国际有识之士的高度称赞。在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前一年,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他们的统一战线政策和联合政府,被很多美国人,无疑还有我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政策。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蕴涵的无穷伟力,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广泛的力量支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广泛动员和团结了各种抗日力量,激活了全民族抗战的热忱。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模范行动,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其他各党派、政治团体和爱国阶级、阶层在抗日救国这个共同目标下,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抗战、服务抗战,汇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共同御侮的洪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