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警惕“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红旗文稿》2015年19期 田心铭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它的全部理论为共产主义理想提供了逻辑严谨的论证。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亿万人民的实践,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进的历程,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为它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证明。
    党员干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研读。对于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的问题,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著作中做了系统论述。这是我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能不认真研读的著作。恩格斯1877年撰写的马克思传略《卡尔·马克思》和1883年3月发表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论述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两篇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恩格斯着重指出,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他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的发现”。“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45、461、546页)这些论述告诉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来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关键是要学习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论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时,对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做了深刻阐述。
    第一,学习掌握唯物史观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6页)这个论断一语中的,指明了能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根本”就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否牢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剥削阶级偏见的影响,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被唯心史观所统治,即使是费尔巴哈那样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陷入了唯心史观。直到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马克思总结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才“在整个世界观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57、459页)马克思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因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社会发展是由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从此,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共产主义不再是空想,而是被马克思揭示出来的、由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历史的必然。可见,对于人类思想史来说,唯物史观的产生是一个根本变革;而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通过学习树立唯物史观,就是解决好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因此,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奠定世界观、历史观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