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先后卷入其中。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取得这场关系全人类前途命运的生死较量的最终胜利,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意、日等国实力迅速增强。为争夺世界霸权,打破旧有国际格局,建立由其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它们纷纷奉行法西斯主义,对外疯狂扩军备战。而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日本侵略者就对中国侵扰不断。1927年,日本政府召开的东方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田中奏折”,确立了首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再吞并全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入侵战略。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侵华步伐。1931年,日本侵略者策动了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面对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经逐步发展到11个军,共约3万余人。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同日伪军作战数千次,粉碎了日、伪军的上百次“讨伐”,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继续对中国步步紧逼,直到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到1938年10月,中日双方投入作战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线4000多公里,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赴国难。全民族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一系列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作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大踏步挺进敌后,逐步构成与正面战场互相对应,独立而又在战略上互相支持、配合和策应的广大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使日本侵略者深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的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世人广为赞叹。1942年2月,丘吉尔在广播演说中如此评价道:中国人民“独立与可布(怖)之日本侵略者作战四年半之久而使侵略者仍彷徨于战场之上”,显示出了“中国人民之奇异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