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全国抗战爆发之初,西方政要普遍对中国抗战前途持悲观看法。英国首相张伯伦就曾一度断言中国将会成为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但是,事实证明,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但没有被征服,反而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战场一直抗击着大量日军,最多时达到100万以上。据统计,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每年平均牵制了日本陆军兵力的8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94%。1945年战争结束时,向中国投降的日军约为128万人,占日军投降人数的一半以上。抗战期间,中国战场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二战军队伤亡总数的75%以上。此外,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还严重消耗了日本侵略者的经济实力,日本本来就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长期的对外侵略战争,使其经济不堪重负。据统计,日本工农业生产总指数以1937年为100,1944年初达到最高点的144,到1945年突降到57,战时经济体制日渐风雨飘摇,逐步陷入崩溃的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根本上扭转并决定了东方战场的胜负格局。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多达3500万人。按照1937年比价,中国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达到5000亿美元。面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1945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由衷地感叹道: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中国倡导推动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同时也是最积极致力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国家。早在1936年,毛泽东就指出: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必须首先实现国内的统一战线,其次还必须努力把这条统一战线推广到包括所有与太平洋地区和平有利害关系的国家。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进一步强调,要以是否反法西斯作为联合或反对国际各种政治力量的唯一标准。抗战期间,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对外宣传“世界和平不可分割,一部分之利害,即全体之利害,故每一国家谋世界之安全,即所以谋自国之安全,不可不相与戮力”,不遗余力地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国民政府立即向美、英、苏等国建议结成军事同盟,并于1941年12月9日正式对日宣战,同时亦对德、意宣战,以表示中国誓与各盟国同仇敌忾,共进退、共始终。1941年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成立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12月下旬,在中方大力倡导推动下,中、美、英等国代表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商讨联合抗敌事宜。这些都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起到了直接而重要的推动作用。1942年元旦,由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郑重宣示: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联合宣言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从此,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登上全球舞台,在不断推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中,相继参与了创建联合国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事务,并在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