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保护应尊重历史 针对历史地名面临的“生存危机”,各大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均开始重视推进城市历史地名的保护工作。2009年,北京发布《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5年,在其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北京市地名规划编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2015年,成都出台《成都市地名总体规划(2015—2020)》,保护和传承成都市的地名文化遗产是该规划的重要内容。苏州、西安、南京、扬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实施各自的历史地名保护措施。 城市历史地名亟待科学、合理的保护。学者建议,加强城市地名规划,应与建设规划同步进行。为此,需要做好地名普查工作,建立保护名录。应当对城市地名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系统认定、分类,建立保护名录,制定全面的、分阶段的保护规划。 此外,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使公众更加了解地名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历史地名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比如,利用讲座、论坛和互联网等各种形式和手段,使公众更加认识到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在一些消失的老地名原址上设立标示牌,说明老地名的含义和新地名的由来。 同时,有学者也提出,对于历史地名并不倡导“一刀切”,不能一味“抱残守缺”,而是应根据其历史价值和当前现实状况区别对待。对于一些历史价值不大且对应实体空间消失已久的地名,并非不能注销、更名或合并,而对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老地名,则应慎之又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阙维民表示,保护城市历史地名,是城市化进程中地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地名的宣传要尊重历史,还历史地名以本来面目,避免误导公众。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春海 实习记者 饶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