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国家认同:历史教育的基本诉求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张汉林 参加讨论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国家的心灵性活动”。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家认同不仅未遭削弱,反而日显重要,因为国家仍是国际生活的基本单元,人们仍惯于用民族国家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认同尤显重要,对于我国统一安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这方面,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以及党史、国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历史教育是增强国家认同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有效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下,无论是西方大国,还是东亚邻国,均在不同程度地强化历史教育。上世纪90年代,一向尊重地方教育自主权的英国和美国相继颁布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还成为美国基础教育的五大核心课程之一,历史教育的地位得以大大提升。作为联邦制国家,澳大利亚长期推行教育地方自主的制度,各地通常设置综合课,没有独立的历史课。为强化“澳大利亚人”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澳大利亚政府逐渐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独特作用。2010年,澳大利亚步英美之后尘,颁布了该国历史上首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独立开设历史课,并要求各地自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
    法国更不必说,法国人常以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自豪,国民普遍对历史怀有浓厚兴趣,视历史教育为国之大事。法国前总理皮埃尔·莫鲁瓦曾在1984年的全国历史教学研讨会上作开幕讲话,而法国人对此视为理所当然。目前,法国中小学分十二个年级,其中十个年级开设有历史课,这一点足以傲视全球。
    我们的东亚邻国在历史教育上更是不甘人后。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类似于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其名为指导性的“要领”,本是为了体现英美式的自由主义教育理想。但是,日本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即《学习指导要领》由政府颁布,教科书须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编写,政府任命审查人员审定并通过教科书,最后文部大臣签字方可使用。历史教育中的官方意志在逐渐加强。日本原本实行美国式公民教育体系下的社会科,历史只是社会科的“分野”之一,1989年,日本的教育改革将高中社会科分解为“历史地理科”和“公民科”,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地位。2009年,日本颁布了最新的《历史学习指导要领》,文本中以全体日本人(“日本国民”)替代了原先的个体的日本人(“日本人”),亦有强化国家主义之用意。
    历史教育在韩国的地位极高。2006年、2011年,韩国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历史教育强化方案》,以专门法律的形式来强化历史教育。韩国历史教科书一直在审定制和国定制中摇摆。2015年,韩国政府宣布再度回归国定制,历史教科书将由教育部下属机构“国史编纂委员会”负责编写,并决定于2017年在全国推行。2016年3月,韩国规定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必须考韩国史。此外,《韩国公务员任用考试令》则规定韩国史是韩国公务员考试各个层级的必考科目。
    由此可见,强化历史教育是当下的某种趋势。世界各国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都在强化国家认同教育。而历史教育塑造国民的历史记忆,深度影响国民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国家”的认识,对建构国家认同至关重要。由此,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选择了对历史教育的干预。区别仅仅在于,诸国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异,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当然,政府对历史教育的干预,也有一个方向和尺度的问题。例如日本政府对历史教育的干预方向与尺度,就招致了不少历史学者、历史教师的担忧与不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