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之德 作为一个臣子,最重要的是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而治理国家不能仅仅依靠几个臣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大臣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勇于举荐贤者,使之加入到大臣群体之中,并使其获得足够施展才能的机会,就是贤臣很重要的一项职能。也就是说,贤臣也要举贤。而且如果自己举荐的贤人不能够在君王眼中“先于”自己,就是轻慢于所举的贤人。 郑玄明确提出“君行仁道,其臣必义”的观点。“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国君好仁,在下位的“大臣”必然是“好义”的。国君“好仁”的重要体现是施财于民众,在下位的大臣只有积极执行国君“施财”的政策,施恩惠于百姓,才是“好义”的表现。只有好义的“贤臣”才能辅佐君主达到财用充足,也才能更好地“保民”、“全民”。其君好仁,其臣好义,都是“保民”、“全民”必须的一种保证。 反过来,如果在下位的大臣执着于为国君“聚敛”财物,那就是“损义”的表现了。《大学》引用孟子的话来证明“以义为利”的重要性,郑玄的解释可谓是一针见血,盗臣损失的只是一些财富,而聚敛之臣损失的是“义”。“损义”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聚敛之臣“害民”,这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更是与“保民”、“全民”背道而驰。同时,郑玄指出,这种聚敛之臣,必然会忘义,是小人。要想治理国家就不能任用小人,一旦任用小人,即使国君想用仁义来完善自己的政事,也是不可能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