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李意愿:湖南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与认识(2)

http://www.newdu.com 2017-09-14 湖南考古 李意愿 参加讨论

    
    三、 初步认识
    综合以上论述,在遗址的时代、功能结构、石工业性质等方面有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
    1、据初期地貌调查表明,遗址所埋藏的第四纪红土堆积属于道水的第四级阶地,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其河流阶地堆积的年代至少在中更新世早中期。但是,从伞顶盖遗址的文化层来看,上文化层的土色呈黄褐色,与下覆地层有较明显的不整合,因而显然应归属于阶地后期的堆积,结合近年的一些发现,推测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而下文化层位于地层剖面的上部,与下部的典型网纹红土也存在一些不同,尤其是锰质胶膜和网纹的发育显示与下部层位的较大差异,故可推测此层时代大致属中更新世中晚期。在传统的划分方案中,遗址时代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晚段至旧石器时代中期。
    毋庸置疑南方红土地区旧石器旷野遗址的年代学问题是长久以来制约我们对这一区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发展和古人类演化问题深入探讨的瓶颈。然而,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业已开展了少量前期工作,目前也已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预期在这一方面会有所进展和突破。
    2、出土石制品的遗址主要文化层厚度超过2米,文化遗物数量丰富,调查显示遗址的面积大,提示古人类在遗址上延续活动的时间长,活动的频率高,还可能从事了除加工石器、肢解食物等活动外的其它复杂行为,这些均体现了伞顶盖遗址作为这一个区域内中心营地性质的特点。
    粗略检索以往华南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在文化层分布及厚度特点、石制品数量丰富程度上,鲜有同时期类似的旷野遗址,而近些年来我们在湘西北道水流域发现了多处这样的地点。这一方面可能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呈现,但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可能正是体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在人类流动行为、栖居形态上的整体适应策略演化所带来的结果。当然,这也同时促使我们从今后应更加注意从埋藏学角度思考南方地区这些河流相遗址的形成过程。
    3、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性质和发展及阿舍利技术体系的相关问题无疑是中国旧石器考古中石器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伞顶盖遗址下文化层中发现有手斧、手镐等被研究者视为阿舍利工业的石器,再次表明中更新世中晚期是洞庭盆地地区古人类使用这类工具的主要文化时期。但是,无论是这些手斧的加工程序还是在工具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它们与典型的阿舍利工业组合还是有一定差别,究竟是这种工业在人群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区域变异,抑或是一种文化、技术的趋同及发展不平衡,都还需要在更多材料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而在上文化层中也发现一件不太典型的手斧,它与下文化层相比已经小型化,但这说明手斧在洞庭盆地旧石器遗址中的存在可能至少延续到了晚更新世早期。因此,伞顶盖旧石器的发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华南地区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石器打制技术的代表性材料,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从旧石器早期至中期的手斧标本,对于探讨中国“阿舍利技术人群”的适应行为能力和迁徙扩散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四、 结 语
    伞顶盖旧石器遗址是近年湘西北澧水流域发现和发掘的石制品数量最为丰富的中心营地遗址,时代从中更新世晚期延续至晚更新世早期,石器工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进一步与这一区域鸡公垱遗址、大圣庙遗址、赤山岛枫树嘴遗址等石工业的对比分析,将能揭示出洞庭盆地这一阶段古人类文化呈现的多样性,有益于更好地认识华南地区古人类的生存适应模式。
    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是早期现代人出现与演化的主要时期,也是人类行为模式和生存适应活动非常复杂多样化的时期。这些年古人类学的发现和研究表明,华南可能是中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和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而,对于这个时期的有关人类文化遗存过去并未有足够的关注。伞顶盖旧石器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古发现将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关键阶段的人类文化提供区域个案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