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 宋康年 1990年,在一个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 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取挖窑土时,距离地表约80厘米处,挖出了一些瓷器人物和瓷器动物,当时在场的农工们感觉这是文物,便停止取土,并向县里文物管理部门反映。当县文物管理所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员随同前往工地现场察看,并进行了初步清理,再次发现了许多小而薄的长方形砖块,以及零星青白瓷碎片,认定这是一座宋代砖室墓葬。 经整理,共计出土瓷俑及瓷塑20余件(不包括破损的),其中武士俑两件,形状大小相似,青白瓷质地,宽脸高鼻,倒悬两眉,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头戴武士帽,露腹,双手抚剑置于胸前,通高22.2厘米;文吏俑五件,头戴冠帽,身着宽袖长袍,双手捧笏于胸前,文质彬彬,富有文人之风,通高21.8厘米;生肖俑12件,面部方正,头戴冠帽,身着宽袖长袍,各自手握生肖动物置于胸前,通高19.5厘米;另外还有瓷塑动物鱼、龙、鸭、蛇等。这批瓷俑、瓷塑,质地均系青白瓷,釉色晶莹锃亮,温和圆润,制作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望江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大批瓷俑、瓷塑的出土,我们感到很新奇,这是望江县建国以来的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先说说瓷。此次出土的瓷塑均系青白瓷。青白瓷是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产品,而且发展兴盛,故有人称景德镇是青白瓷的故乡。据史载:“景德镇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天下咸称景德缜镇瓷窰。” 说明宋代景德镇窰烧造瓷器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久又创造性地摹仿了青白玉的色调和质感,烧造出青白瓷,一时成为时尚。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曾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之句,词中的玉枕指的就是色质如玉的青白瓷枕,可与玉媲美。青白瓷尤其自身的特征,如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釉色纯净,白中泛青,青中显白,有透光感,晶莹剔透,光滑照人,几近于玉的质感。胎薄而坚实,微透明。釉色上青白瓷接受南方越窑青瓷的风格,而在造型和装饰上又大量地吸取了北方定窑白瓷的特色,因此说它是集“南青北白” 之大成和艺术之美。 再说说俑。俑指的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礼记·檀弓下》:“谓为俑者不仁。”郑玄注:“俑,偶人也。”《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尽管以俑代替奴隶制以活人殉葬的做法之前有很大的进步,但在思想观念上仍有以人陪葬的寓意。 追溯我国古代用俑陪葬习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东周时开始,历经秦、汉以至隋、唐的许多墓葬里就已出现陶俑。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可以任意采用残酷手段将活生生的奴仆用作他们死后的陪葬品。此后,由于奴隶社会逐渐分崩瓦解,新兴的封建制兴起,用活人殉葬的做法渐渐少见,陶俑陪葬取而代之。加之,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制作陶俑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以后,由于瓷器烧造业的迅猛发展,瓷窑的建立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窑创烧的青白瓷,更是崭露头角,受到人们普遍喜爱。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瓷器产品无论在数量、质量、烧造技术、工艺装饰、造型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可以说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瓷器比陶器更为精美坚实,保存时间也更长。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瓷器自然而然地代替了陶器,在随葬习俗中,瓷俑也代替了陶俑。 (《中国文物报》2017年9月19日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