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王世民:实事求是才有学术生命力

http://www.newdu.com 2017-09-19 人民日报 王世民 参加讨论

    增订重编的五册本《夏鼐文集》出版了。文集收录了夏鼐先生各个时期的文章共213篇200万余字,囊括了夏鼐的全部中文论著,包括课堂讲义及其家属提供的自存手稿。与2000年出版的三册本相比,收录论著的篇数和字数增多了50%,其中部分文章是首次面世。文集的内容涵盖考古理论、考古实践、考古漫记及历史学研究与评述等,展现了新中国考古研究的全貌,这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夏鼐的学术成就,重新学习夏鼐的学术思想。
    夏鼐治学的特点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先后就读于国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温州十中和上海名校光华大学附中,打下深厚的国学、理科和英语的根底。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以后,大量阅读不同流派的名著,打下广泛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后考取清华大学二年级插班,并转至历史学系,在陈寅恪、钱穆、雷海宗、蒋廷黻诸位名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了史学修养和考据功力,曾先后发表《秦代官制考》《鸦片战争中的天津谈判》等论文,在史学领域崭露头角。
    为了报考出国公费留学,夏鼐的研究方向转为考古学。在历史悠久的伦敦大学学院,他跟随以工作严谨、方法细致闻名于世的惠勒教授进行史前遗址考古学习,又曾参加埃及著名遗址的发掘。他选定少有学者问津的“古代埃及的串饰”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将近两千件古埃及串饰进行考古类型学和统计学的系统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夏鼐经校方特许免予答辩,缺席通过论文,于1946年获得博士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埃及学专家,日后被誉为中国的“埃及学之父”。原用英文发表的几篇埃及学短篇论文,前已译成中文,编入《夏鼐文集》。他的博士论文,至今仍有重要学术价值,也已译成中文和阿拉伯文,将连同资料卡片和照片单独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夏鼐作为全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为新中国考古队伍的建设和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夏鼐文集》凝聚了他的学术成果,展现了他的治学之路,对后辈学子有莫大的教益。
    归纳起来,《夏鼐文集》所体现的夏鼐学术思想,大体有3个基本点:一是注重田野考古质量,二是审慎地分析研究考古资料,三是正确对待历史文献(对于相关的科技检测数据,也要正确地使用)。
    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大家在考古调查发掘中认真辨别复杂的地层情况,弄清楚遗迹、遗物的各种关系,并且要把观察到的一切现象详细、正确地记录下来,切实杜绝“挖宝”思想;要求大家从田野考古的实践出发,严肃谨慎地分析研究问题,切忌缺乏可靠根据的妄加推论。
    夏鼐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殚精竭虑。20世纪50年代末,当新的考古学文化陆续发现,他及时发表《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一文,统一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避免了考古研究中的混乱,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尤其是文化分布、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的研究,起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他又致力于放射性碳素断代法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应用,并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梳理已有的年代数据,结合文化内涵和地层证据,全面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和相互关系,亦即文化谱系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他更将从考古学上探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提到考古研究的议事日程。
    夏鼐在20世纪50年代曾亲自主持河南辉县、湖南长沙的考古发掘,黄河三门峡水库区的考古调查以及北京明定陵的发掘,取得令人注目的重要收获。夏鼐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却不赞成在考古工地看书。这是要求在发掘中全神贯注,避免忽视对复杂现象的观察,并不是反对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考古研究。他曾说过,考古研究进入历史时期,便要掌握狭义历史学中的大量文献,运用文献考据功夫。夏鼐关于中国历史考古学、中国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方面的论著,都突出地反映出他根据田野考古资料,对照可靠的文献记载,交相互证缜密探讨的功力。
    夏鼐十分重视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建设。《夏鼐文集》中除原有的《田野考古序论》《田野考古方法》二文外,增收了前述《考古学方法论》讲演稿、1953年的《〈实践论〉与考古工作》一文、两份北京大学讲义、1962年的《关于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讲演提纲等,都是研讨夏鼐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他曾多次主持制定考古研究的长期规划,引导考古人增强课题意识,明确学术目的。1962年发表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通过对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归纳,提出了考古应该关注的6个方面的基本课题,即:人类起源和人类在我国境内开始居住时间问题、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问题、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问题、国家起源和夏文化问题及城市发展问题、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等)方面问题、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问题。这体现了夏鼐对建立和完善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的构想,这些课题在今天仍然没有完成,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仍有指导作用。
    他主编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则是中国考古学学术出版整理中的里程碑。
    夏鼐先生去世30年来,中国的考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重要项目的发掘规模,还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程度,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但夏鼐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的考古人。《夏鼐文集》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增订出版,对于回顾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考古学的优良传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