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党史 >

李习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赢得国际宣传话语权的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17-09-2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习文 参加讨论

    以“3S”(史沫特莱、斯诺、斯特朗)的频繁到访延安和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根据地持续6个月的采访活动为代表,中国共产党成功将根据地建设成就和党的良好作风大规模传播至海外舆论场。
     
    新闻史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始于抗战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抗战最主要的政治力量,在充分认识到国际宣传极端重要性的基础上,围绕国际形象和话语权,展开了持续、系统的国际宣传实践和竞争。抗战中后期,国共两党在国际宣传上优势对换,促进了两党在政治实力上的优势对换,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国共两党国际宣传优胜态势的艰难转换
    抗战伊始,国共两党都通过制定出台专项文件法规、成立专门机构等手段,将国际宣传纳入政党全盘工作之中,制度化地处置国际宣传事务,进行专门安排和周密组织。两党相较,国民党方面在人财物投入力度、相关实践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上明显占有优势。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在境内境外布设了完备架构,与外交机构密切合作,稳定开展工作;反观中国共产党,虽然也在东南亚等地相继建设了一些宣传站点,但大都规模小、维系时间短,尤其难以在美英等重要的国际宣传目标国家持续开展宣传。国民党组建掌握的国际短波台、中央社等媒体具有相当的国际覆盖力,而中国共产党虽在新华社新设了英文部,但信息传播很难直接达及海外社区。
    但从实际效果看,国民党并没有因为物质投入、媒体实力、组织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而收获更多的国际舆论支持,反而随着战局每况愈下;而中国共产党逐渐把握了国际宣传的主导权主动权,进而取得整体性的优势。具体表现有三:第一,以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国际宣传组在重庆的出色工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逐渐取信于外国在华记者,沟通交往顺畅友好,而国民党则因其严苛、偏狭的管理政策,开始遭遇在华外国记者群体性的反感和反抗。第二,以“3S”(史沫特莱、斯诺、斯特朗)的频繁到访延安和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根据地持续6个月的采访活动为代表,中国共产党成功将根据地建设成就和党的良好作风大规模传播至海外舆论场。第三,以美国官方代表团——美军延安观察组进入革命根据地与中国共产党展开深入交流为代表,国民党在美国全力组织的反共“特种宣传”全面失败,我党的政治先进性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获得充分承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格局中真实力量和合法地位得到深度接受,外宣的成功推动实现了外交的破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