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是个系统工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既有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中国丝路国家形象传播的系统工程建设。从辉煌的“丝路古国”到崛起的“丝路大国”,再到复兴的“丝路强国”,应作为总体传播战略,并以此为主线创建中国国家形象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维传播机制,打造古今丝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特色项目,以及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辐射国家“中国形象”传播成效,进而形成中国丝路国家形象传播的系统工程。 “郑和符号”与“丝路古国”形象传播 历史上,郑和在28年间出访30多个亚非国家的出色外交实践影响深远,集中体现为由“郑和崇拜”、“郑和文化”及“郑和精神”所建构的“郑和符号”的出现。具体而言,借助“郑和符号”,往来于丝路的人们共享了和合、仁爱、协和万邦等儒家文化观,劝善、戒恶、普慈的多元宗教文化信息,以及互惠、包容、合作的丝路精神等,影响了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对中国的认知,在中国“丝路古国”形象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和符号”在东南亚主要通过“郑和崇拜”(以伊、佛、道为主的混合型信仰崇拜)来传播“中国形象”,包括有关郑和的寺庙、郑和的遗迹与传说、郑和布施的寺碑及郑和传教的相关史实等。如现存于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成为“郑和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象征”,“表明中国当时已经有世界性的眼光”。郑和在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的事实不容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柔化了从西亚、南亚等西向传入的伊斯兰教,为温和的东南亚伊斯兰信仰板块注入了中国的和合价值观、贡献了“中国智慧”。 “郑和符号”在中东主要通过“郑和文化”(经济互惠、文化包容、安全合作)来传播“中国形象”,包括以经促文的丝路相处模式、以朝觐为主的宗教外交、双向宗教交流所催发的非传统安全观等,使得“郑和7次远航,加深了中国人民和阿拉伯等亚非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发展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符号”在非洲主要通过“郑和精神”(和平与发展精神)来传播“中国形象”,且以“文献记载”、“传说与遗迹”及“后裔归祖”等方式“残存”至今,这些多属社会层面的“直接影响”。另外,“间接影响”则揭示出“郑和符号”对于中非关系的外交意义, “郑和精神”在这方面对非洲的影响远远超越了宗教社会层面。 “郑和符号”也对一带一路支点型伊斯兰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印尼的影响体现在“郑和崇拜”上,主要包括华人华侨与穆斯林有关郑和的祭拜活动及其集体认同潜念、郑和所传播的中国伊斯兰对东南亚伊斯兰的柔化作用、郑和船队所开展的不等值的贡赐贸易与等值的互市贸易对中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借鉴作用等;对巴基斯坦的影响体现在“郑和文化”上,主要包括中巴一贯秉持包容的人文观而夯实了社会民意基础且产生了“巴铁”成效,以合作的安全观作指导积极开展反恐合作且形成了“三管齐下”的安全合作模式,在互惠的经济观引领下正在深化两国经贸合作且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抓手打造示范性项目等。另外,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体现为“和平与发展”是古丝路上中哈共同命运诉求,“郑和精神”已成为中哈打造丝路“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的重要影响因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