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荣宗敬出生无锡荣巷,是荣德生的兄长、荣毅仁的伯父,同样是中国近代著名民族资本家、实业家。荣宗敬与弟弟荣德生等人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创办了面粉厂、纺织厂等,故而有了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之称,然后“九一八事变”后,荣氏一蹶不振,虽战后有所恢复,但也不能达到巅峰时期了。1938年,荣宗敬病逝香港,留下遗嘱"实业救国"。 人物生平 1873年9月23日生,无锡城西荣巷人。7岁入塾读书,1887年到上海源豫钱庄习业,1896年在其父与人合资开设的上海广生钱庄任经理。后兼营茧行。 1901年与弟荣德生等人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一厂,任批发经理。 1905年,兄弟俩又与张石君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1909年任该厂董事长。 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 1915年4月兄弟俩退出振新纱厂,在沪招股创建申新纺织厂,荣宗敬自任总经理。 1917年3月起,荣氏兄弟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粉大王”、“纱布大王”。在实业有成的同时,荣氏兄弟还致力于家乡教育、公益事业,先后在锡创办了公益小学、竞化女子小学、公益工商中学(后改为公益中学)、大公图书馆,还集资在无锡和常州共建造大小桥梁88座。1929年又在无锡小箕山购地建造锦园。 1926年11月,上海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联合同业致函汉口劳资仲裁委员会,对于汉口工潮表示不满,认为“增加薪资,减少工作,而服务未见勤奋,出品未见优良”,担心这样下去,“驯至层波叠浪,愈演愈烈,商店歇业,工厂停机,市面萧条,为何如景象!” 1926年后,曾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战初,为维持企业生产曾参加“上海市民协会”,不久即移居香港。 1928年9月,应张孝若之邀任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y)校董(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荣宗敬自上海避居香港,1938年2月10日在香港病逝。临终,他仍以"实业救国"告戒子侄后辈。3月8号,他的灵柩由加拿大"皇后"轮运回上海,安放在陕西北路的住宅里。 荣德生荣宗敬 荣德生是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 荣家祖上就有人做过大官,曾经家世显赫,但到了荣毅仁的曾祖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荣毅仁的祖父荣熙泰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由于家境贫寒,荣熙泰的长子荣宗敬在14岁时就不得不离开学堂,到上海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起了学徒。当时是1886年。比荣宗敬小两岁的荣德生在私塾学校读书,因为父亲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他将来一定可以考科举当大官。 荣德生却并不这么想,他一直以哥哥为学习的榜样,想早日为家庭分忧,三年后,15岁的荣德生乘着小木船从闭塞的无锡郊区摇进了喧闹的大上海。 在兄长的引荐下,荣德生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此时的荣宗敬则在另一家钱庄做学徒。这为几年后他们和父亲一起在上海鸿升码头开一个名叫广生的钱庄打下了业务基础。经营上的稳妥再加上从不投机倒把,两年不到,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 荣宗敬父亲 荣宗敬的祖父荣锡畴(1823-1863)当家时,他开始做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传到荣宗敬的父亲荣熙泰手里的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一百四十多年前,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战乱中,荣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不幸全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宗敬、荣德生的父亲荣熙泰先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是荣氏商业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 荣宗敬的子女 荣鸿元,荣宗敬的长子,“大房系统”的领导人,他继承父亲的百折不挠、顽强创业的经营品质,克服重重困难,领导着家族事业,成为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主持者。在1949年前夕,他迁厂至香港,在香港开设大元纱厂,后辗转巴西,现定居巴西,经营面粉业,事业兴旺发达。 荣鸿三,荣宗敬的二儿子,曾任申新总公司副总经理兼申七经理。他也于早年移居国外、现定居美国。 荣鸿庆,曾任申一协理,荣宗敬的三儿子,字钢仁。解放前夕出走海外,在香港经营纺织和房地产事业。现为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荣宗敬故居 荣宗敬故居,位于上海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靠近南京西路。原为荣氏老宅。陈椿江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18年建。折衷主义风格。形式丰富,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特征。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是一座带花园的独立式三层西式住宅,系荣氏早期沪寓所在,人称荣氏老宅。该产业基地面积6.26亩,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花园面积2475平方米。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 人物评价 “宗公生于风雨飘摇之世,长于寒微有德之门,成于艰难困苦之中;一生以民生衣食、振兴实业为职旨,每欲自任天下,负刚大之气,遂爱国之心,事业之大,罕有其匹,堪称大丈夫!试想权重一国如李鸿章,才高一时如盛宣怀,家国天下如南通张謇,皆知不兴实业无以致富强,宗公步其后而事业胜于前。” 他主张“实业救国”。“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实业救国”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随之壮大起来,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