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 张文献 宋代人崇尚淡雅、简单的美,钧窑的出现,仿佛青绿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朵。这种石破天惊的美艳,打破了当时人们宁静的心灵。尤其是一种宛若晚霞的钧红,其青色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而是一种蓝色乳光釉,较浅的称天青,较深的为天蓝,比天蓝淡的称为月白,这些都具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还有一种传奇的釉色叫玫瑰紫,用姹紫嫣红来描写它亦不为过。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宋代五大名窑中的钧窑,说的是钧官窑,主要是那些深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花头花脑的花器钧窑,即那些底部有一层护胎酱色和阿拉伯数字的钧窑器。这些在清宫档案中看似传承有序的钧窑,近几年遭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说那些东西不符合宋人的审美情趣。据说,现在国际上几家大拍卖公司在拍卖此类器物时,定的时代都改为明代了。为此,北京故宫博物院在2013年召开了一个关于钧官窑的学术研讨会,并把深藏故宫的一百多件钧窑器拿出来专题展览。这是好事,有争议、有反驳、更有实物展示的坚持,这种前所未有的互动,是对宋瓷研究的一种肯定和推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认为无所谓,谁拥有玫瑰紫的钧窑谁就有追逐和表达的权利,至于说,那朵玫瑰是否是宋人种植的,也无关紧要了。 要紧的是,我们在关注钧官窑时,别忘了钧窑的前世今生。这种青瓷上的花斑,来自唐朝的鲁山,到了宋代作为一个品牌的商品,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和繁荣,尤其是民钧窑的大量生产,有许多地方都在烧制,甚至到了明清还有几个著名的窑口在烧造,当然叫法有所不同,宜兴烧的叫宜钧,广东烧的叫广钧。但有一个特别的纹饰是鉴别钧窑的关健——俗称蚯蚓走泥纹。这走泥纹是北方的蚯蚓还是南方的蚯蚓,是宋代的蚯蚓还是明清的蚯蚓,关键要看釉面和胎骨,器物的造型看与不看,我看都一个样,因为各个时期都生产钧窑。 几年前,一个专跑工地的“踩地皮”拿了一件有些破损的宋代钧窑双系罐,原想在市场上高价出售,没想到被苏州文庙开店的几位老先生看了都说是宜钧;等我看到它时,泄气的“踩地皮”只要了我五十元的标本价。如今这件钧窑双系罐与我朝夕相处,它天青色的釉面上还有了一朵玫瑰紫的花斑,虽有点鲜艳,却不俗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