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这首《一个师傅仨徒弟》的歌曲,随着央视《西游记》动画的热播,成为13 亿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童谣歌曲。一听到这首歌,唐僧骑马,悟空探路,沙僧挑担,八戒牵马的画面,就浮现在脑海里,即使3 岁幼儿,听到西游故事,也忍不住手舞足蹈,无比兴奋。但《西游记》毕竟是神话故事,除了懵懂的幼儿,人人都知道当不得真。而今天,却有一帮考古人,真真正正地西游了。 古之唐僧师徒与今之考古人 古之西游,唐僧、悟空、沙僧、八戒,领如来法旨,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经重重困阻,历九九八十一难,终至西天。然而,西游故事多含杜撰、夸张成分,描述的九九八十一难多为“妖难”(或称“妖祸”更宜),白骨精、玉兔精、蜘蛛精、牛魔王、红孩儿更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妖怪代表。但迢迢旅途中,风餐露宿、饥餐渴饮,路途之艰辛不难想象,这更是隐藏在“妖难”之后,唐僧师徒日常所必须经历和承受的。 今之西游,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联动,接考古大任,察唐蕃古道,一路跋山涉水,历种种考验,经三八二十四天,终达拉萨。此西游,不再是小说臆想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西行考察。今之考古人,参考《释迦方志》《往五天竺国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新唐书·地理志》有关唐蕃古道的记载线索,沿着道宣、慧超、义净当年走过的路,用翔实的记载,配以丰富的图片,忆古道旧貌,展古道新颜。野外之艰险,虽没有遇到也不会遇到《西游记》之“妖祸”,但“抬头望不尽群山,低头看不清深沟”的情境贯穿全程,草丛、林间、深沟、悬崖,路途之艰巨,唯有《从长安到拉萨》一书中的图片能说明一二。所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院长才会在此书后记中感慨:“……也是借助他多年在西藏野外工作的经验……在野外多次逢凶化吉,整个队伍基本安全到达目的地。” 古道·遗风·观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说起古道,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浮现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不过古道不止枯藤、老树、昏鸦,也可以没有小桥、流水、人家。从长安到逻些,遥远达万里长途,戈壁、高原阻开了两个城市,但千年古道又将两个城市维系在一起。这条千年古道名唐蕃古道,由风景截然不同的多段古道组成:关山古驿道两侧茂密丛林、古柏参天;小积石山古道两边峰峦叠嶂、峭壁屏连;热水河谷至花石峡之间的古道则现茫茫草原;洛须河谷古道和尼洋河河谷古道两岸沟谷纵横。壮丽山河之景,仅观图片,就令人惊叹不绝! 古道·遗风·探史 虽先秦两汉间,已有羌人在河湟地区经营;南北朝时期,即有吐谷浑在青海一带发展;但唐蕃古道“金玉绮绣,问遣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全唐文·敕与吐蕃赞普书》) 的局面,则自贞观八年(634 年) 松赞干布遣使长安之后,才为诸多文献如《两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记载。唐蕃古道的千年历史,说是始于大唐与吐蕃交往之初,并不为过。有唐一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下嫁吐蕃赞普,可谓唐蕃古道上的重大事件和热议话题,为史料重点记录并传抄摘引;有记载的多达200 余次的唐蕃使者往来,则为古道历史的普通题材和日常主题,也见诸各种文献;但更为频繁的贸易往来、宗教传播、军事冲突,以及古道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因其过于“民生”,过于“家常”,多不见文献记录。 不过,“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法证之父艾德蒙·罗卡),“凡寻找的必能找到”(《圣经》)。古道沿线留下了不少遗迹,诸多集市、驿站、故城如繁星点点散落。以唐鄯州鄯城(西宁市) 为界,唐蕃古道东段(唐域内道程)就有广为人知的大唐西市遗址、大明宫遗址,传说葬有杨贵妃的马嵬驿,关中西部重要驿站亭子头、重要关隘大震关,麦积山石窟、伏羲庙、鸟鼠山分水岭、哥舒翰纪功碑、凤林关、炳灵寺石窟等,这些遗址遗迹在历史文献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痕迹,大部分人不会陌生;而唐蕃古道西段(蕃域内道程) 所见遗址、遗迹,除唐蕃分界碑、唐蕃会盟碑外,则罕见或不见史料记载,如喇家遗址、龙支故城遗址、柳湾墓地、热水墓地、松格嘛呢石经城、须巴神山摩崖造像、照阿拉姆摩崖造像等等,有些更是第一次为人所知,如阿日扎吐蕃墓葬、雅砻江吐蕃墓葬、旺布洞吐蕃墓葬、孜莫拉扎遗址等等,他们表现的更多是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古道沿线居民的日常。“ 别着急,时间终会给你回报。”今天,考古人西游探史,又一次揭开了古道等待千年的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