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弗部的成立 “铁弗”的意义 赫连勃勃的霸业,起于立国关中的姚氏后秦在402年左右将其送回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为后秦镇守北境。因勃勃祖辈曾在此称雄八十年,根基雄厚。这一部族现在多被称为“铁弗匈奴”。但这个混杂了不同来源概念的词汇,并不能够准确反映这一人群的性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既不“铁弗”,也不“匈奴”。本文姑且以“铁弗部”称之。 “铁弗”之称,来自《魏书》。《魏书》有《铁弗刘虎传》,铁弗部与赫连夏的事迹本末荟萃于此。其中开篇即言“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可见“铁弗”为一北族词语的汉字音译,意为父系匈奴与母系鲜卑混血而成的人群。但在《魏书》以外的其他史料中,基本看不到以“铁弗”来称呼这一部族的例子。相反,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后在改姓诏书中曾明确表示以“铁弗”为耻。这个词语很可能只是北魏的核心部族拓跋部对铁弗部的贱称,意思接近于“杂种”之类。以贱名加之于敌,在北魏并不鲜见,如称柔然为“蠕蠕”,称南朝为“岛夷”,赫连勃勃的名字也被改作“屈孑”,皆为其例。 另外,虽然“铁弗”的中古音和“拓跋”颇为接近,但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很不一样。据罗新先生的研究,“拓跋”来自拓跋部历史上一位重要酋首的名号,是美号而非贱称。这一名号既是整个族群的名号与身份标识,也被其核心家族垄断为姓氏代代传承。“铁弗”之称若亦为美号,赫连勃勃也就不至于以之为“耻”了。而如“铁弗刘虎”之称所示,铁弗部的核心家族为“刘”姓,并非“铁弗”。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后的所谓“改姓”,是从姓“刘”改为姓“赫连”。 从“南匈奴刘猛”到“乌丸刘虎” 铁弗部的核心家族为“刘”姓,标示的是他们与南匈奴单于家族间的血缘关系。赫连勃勃的曾祖刘虎被《魏书》称为“南单于之苗裔”。东汉初年(1世纪中)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东汉并入塞居住,后逐渐内迁至山西西南部的汾水流域。曹操在建安时期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单于家族也在魏晋时期改为刘姓。西晋末年起事的刘渊,主要依凭的就是南匈奴部众,并成为十六国中汉及前赵国家的统治族群。 刘虎的谱系可以清晰追溯至魏晋之际的南匈奴单于家族。其祖父为左贤王去卑,行迹见于建安前后。去卑之子刘猛在西晋时任北部帅,居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领有四千余落部众(约2-3万人)。 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说铁弗部的主体人群为南匈奴部众。因为刘猛于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叛晋出塞”。可以想象,这一违背西晋规制的叛乱行为只能得到其领下部分南匈奴部众的追随。而在西晋一方的攻势和利诱之下,刘猛很快为部下所杀。其部众主要一分为三。一部分当回到了西晋塞内,一部分随刘猛之子副仑投奔了当时尚居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的拓跋部。一部分则在刘猛兄弟诰升爰的率领下,继续活动于山西北部乃至内蒙古中部的塞外地区。刘虎正是刘诰升爰之子,据说一名乌路孤。 刘虎再次出现在历史中已在近四十年后。永嘉四年(310),刘虎联合白部鲜卑南攻西晋并州刺史刘琨。刘琨向盛乐一带的拓跋部请援。拓跋部乘机南下,与晋军共攻刘虎。刘虎被击溃后被迫退出代北,带领部众西渡黄河进入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逐渐将此地区经营为铁弗部的根基之地。而铁弗部原来活动的代北地区则被拓跋部占领,其首领猗卢从西晋朝廷获封“代公”、“代王”之号。 有趣的是,在西晋一方的史料中,攻击刘琨的刘虎被称为“乌丸”而非“匈奴”。这里的所谓“乌丸”,应该不是指东汉末年活跃于华北边境的特定族群“乌桓”,而是像《魏书》所说的那样指前来归附的“诸方杂人”。也就是说,以刘虎父子为领袖所形成的铁弗部,虽然其核心家族来自塞内的南匈奴,但部众主体却是魏晋以来活跃于代北地区(今山西省北部)的各种匈奴-鲜卑混合人群。铁弗部作为一个政治体来说,其凝聚和成立是在西晋王朝的塞外之地完成的,样态与留居塞内的南匈奴五部之众必定有极大的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