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米艾尼:寻找大月氏(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9 北京日报 米艾尼 参加讨论

    月氏西迁
    根据已知的史料记载,张骞之所以千里迢迢远赴西域,最重要的任务是说服中亚地区强大的大月氏国和西汉联手,打击屡屡进犯中原的匈奴。
    如果新疆天山脚下是大月氏人的故土,他们为何在西汉时移居到中亚,汉朝又为何把当时已远离中国的月氏看作打击匈奴的“盟友”,这又牵出了影响整个中亚地区历史发展的另一重大事件——月氏西迁。
    公元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刘恒写了封信:“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冒顿单于说“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似乎月氏已经被匈奴灭国灭族,但事实并非如此。冒顿单于可能是在炫耀武力,恐吓汉文帝。
    月氏并没有被冒顿单于“夷灭”,不过,此后月氏所经历的是惨痛的苦难。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到了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时,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冒顿单于是西域历史上很值得一书的人物。
    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随后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向西迁徙。
    冒顿单于时期,匈奴势力鼎盛,吞并西域诸国,独霸西域。同时期的汉朝刚刚建立,匈奴经常袭掠边境。汉高祖刘邦率军亲征,结果遭遇白登之围,侥幸突围脱险。
    白登之围后,汉朝与匈奴订立盟约,采取和亲之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丝绸、粮食、酒等物资,以换取和平。即便这样,匈奴仍时常对汉朝边界进行侵扰劫掠。
    这样的“不平等条约”持续了数十年,直到汉武帝即位。
    汉朝对匈奴的侵袭不胜其扰,又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便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欲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奴右臂”。
    正是月氏被匈奴打败后西迁的这段历史,才促成了张骞的“凿空西域”之行。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找到了大月氏。然而,那时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
    张骞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的使命没有完成,但他却是第一次开通西域的人,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并且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了解了乌孙、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即大食,今伊拉克、叙利亚)、身毒(今印度)等地的情况,为以后和这些地区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称他是“凿空西域”的人,梁启超赞他:“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新疆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工作,发现了一大批古代游牧聚落遗址,包括若干大型聚落遗址。对东天山地区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距今约4000~2200年)考古出土的人骨进行了DNA鉴定,这些人骨的基因中以蒙古人基因为主,同时还受到印欧血统的影响。也就是说,这里的古代人群是印欧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建立了东天山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初步认为距今约2400~2200年期间的游牧文化遗存,可能是月氏人的文化。但是,要使这一认识得到证实和国际公认,寻找西迁中亚的大月氏的文化遗存,并将其与东天山的考古学文化系统比较,实现两者互证是唯一的出路。
    那么,张骞出使西域找到的大月氏人在哪里呢?
    张骞出使返回长安后,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详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两千年过去,那些《史记》中的国名和疆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其大致位置很明确,就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
    “当我们在国内所做的一切研究无法再推进的时候,就是该走出国门的时候了。”王建新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