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村落文化是乡村发展历程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源泉。八桂大地境域辽阔,是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居住人数最多的地区,富有民族特色古村落众多,传统村落文化丰富多彩,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广西村落文化传承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当前,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及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侵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受到冲击,传承和保护村落文化资源,留住乡愁空间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重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关 键 词:村落文化/村落文化景观/村落空心化 标题注释: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XGZJG2016A100)。 一、问题的提出 村落文化是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当前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及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侵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受到挑战。 广西村落文化丰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既有利于乡村旅游开发,同时也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当前部分文化工作者不懂民俗,故而各地千篇一律,对村落文化特色没有挖掘到位;另外,广西部分村落文化在硬件上下工夫不小,但是在文化内涵等软件建设上没有跟上,形式化严重。 针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研究是伴随着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提高的基础上展开的。 针对广西村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两年,王俊平、许红杰针对古村落旅游“飞地”现象,提出防范措施,实现古村落经济、文化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1]段友文、王禾奕认为城市化进程和村落文化保护是一组难以破解的矛盾,而提出古村镇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保护模式。[2] 薛正昌、郭勤华认为村落文化保护包括遗产自身保护、城镇化过程的保护、研究基础上的保护等。[3] 罗明金认为村落民居建筑与乡土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4] 赵巧艳认为侗族村落布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侗族传统文化与村落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与侗族村落文化模式。[5] 刘志宏、李钟国选择广西少数民族村寨与韩国传统村庄的建设策略应对与保护方法措施进行分析与比较,为中国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6] 唐晓云以龙脊平安寨为例,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7] 韦秀玉认为南岭走廊古村落是中国古代先民精神家园建构的优秀遗存。[8] 秦红增、曹晗认为村落社会构成中国文明的基本形态。[9] 车裕斌、曾方认为村落文化首先是村落居民的文化,然后才是社会的文化,村落文化具有流动性且不断创新,村落景观是展示村落文化的核心基础。[10] 鲁可荣、程川认为村落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延续的重要载体。[11] 李红认为可通过加强对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村落文化资源转化来对传统村落文化价值进行重塑;[12]何海龙、蒋霞认为要理性地对待村落家族文化,批判继承与改造创新并举。[13] 从研究情况看,学者们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研究成果数据逐年增多,为广西村落文化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就现实情况看,广西现存的传统村落数量处于全国中下游,但仍然领先于国内其他民族地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26个传统村落,占全区18.5万个自然村总数的0.23%①,其中有161个传统村落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②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及群众已经意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价值,提出要重视古村、保护古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广西传统村落缺乏保护的情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传统村落既不属于文物,也不属于文化古迹,所以无法根据《文物保护法》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中的条文来开展保护、建设工作。部分传统村落的居民已经迁离,如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新院村,整个村落的房屋虽然格局仍在,但街道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塌陷,而且许多尚属完好的房屋也已经没有居民居住,留守居民普遍年龄两极化,或是留守老人,或是留守儿童,村落的修葺资金、劳动力都存在较大缺口。可见,广西村落文化保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逐步得到重视,村落文化保护应该受到相应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