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新一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加快丝路沿线各省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在这一进程中,文化的功能不可低估,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 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在中外交往中,文化往往起到经济往来和政治互信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文化的展示、交流、沟通和融合,让人们寻求共同的认知、价值结合点,可以实现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自古以来,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就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成就了这些地区的繁荣兴盛,也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独特风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与不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风俗习惯相近、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有着与丝绸之路国家一脉相承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并由此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认同。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独特文化优势。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地区与丝绸之路上的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让文化成为双方的共鸣点,以文化交流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开拓新的空间。 要积极打造丝路上的民族地区文化品牌。首先要维护现有文化品牌。一个文化品牌的形成,以一定文化为底蕴,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历经时间的打磨,可谓得来不易,它的成长就更需要维护。要继续维护民族地区现有文化品牌的权威性和持续性,不断为其文化内涵添砖加瓦。其次要挖掘更多文化品牌。要从民族的、民间的、历史的、现有的各种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中,发掘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同时积极促进现代文化元素的传播、渗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于一体,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普遍性的现代精神有机结合,形成文化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并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品牌。 要做强做大丝路沿线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业态。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地区,自然遗存众多,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应树立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观念,策划一批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主题形象和品牌形象,建设一批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打造一批精品节庆和文化演出项目,开发和引进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特色的旅游项目;加快农业观光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链延伸;加强主题旅游产品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升级,积极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使文化旅游价值潜力的提升;通过影视作品、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展示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开发系列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要大力发展丝路沿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空间布局,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城建设,按照点、线、面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扩大规模、创新内容;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城乡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建设文化产业专业村镇,大力发展剪纸、刺绣、雕刻、泥塑、饮食、服饰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产品。 要加强丝路沿线民族地区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的文化建设,可以唤起沿线各省区的丝路情结,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今年5月,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各方将在文艺创作、精品展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跨区域交流与合作,形成区域文化共赢发展态势。这是以文化先行推动丝路沿线各省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领域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今后,沿线各省区要制订政府间文化交流中长期战略规划,定期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论坛、展览、演出活动;继续挖掘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联合译介、出版相关书籍,拍摄、播放有关影视作品。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通过音乐、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