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今日的中国,我们应该培育、坚守、弘扬怎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⑥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同中国人民当下正在进行的奋斗和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的目标,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实践相契合和适应,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还必须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从其中汲取养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并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源泉之中,才能为广大中国人民所共同认可和普遍接受,并上升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其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其扎根生长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合适的土壤,就会枯萎、凋零。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能够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并结出累累硕果,离不开中国文化土壤的培育和滋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⑧。它不是无端产生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包括文化传统、历史传承等在内的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注意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包括历史文化实际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实现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 其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历史是百科全书,也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治国理政的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是我们今天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可以为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资鉴和启发。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并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其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也承继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品格、崇高价值追求、丰富思想精华,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今天我们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说是主题,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企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说是问题,说明和平与发展还不是已然的状态,世界实际上并不安宁,冲突和战争时而发生,贫困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近些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问题更为突出。具体到思想文化领域,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思想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各种思想文化和文明形态之间的激荡、碰撞、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国家明里暗里宣扬和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中心论”、“普世价值”,企图消解和虚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自信。受此影响,中国国内确实也出现了文化不自信甚至“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等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首先就要增强并坚定文化自立和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知识智慧和思想精华,就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诚如此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财富,不仅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它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智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基于此而形成的“孔子热”、“中国文化热”经久不息,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具有广泛影响力、持久生命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爱护,理应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上述八个论断,不仅涉及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涉及到对现实需要的考量,还涉及到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进行了全面而凝练的概括,从而科学回答了为什么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