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清远是广东省少数民族聚集地,全省3个民族自治县,清远市就占了两个(连南、连山)。近年来,清远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动作频频,成效明显。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清远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榜上有名,是国务院本次公布名单中粤东西北地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与此同时,清远实现了省教育强县(市、区)全覆盖,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批省教育强市。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2018年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决定》指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优先向民族地区学校开放;制订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向民族地区倾斜。 为了给山里孩子铺就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近年来,清远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建设“校校通”、“班班通”工程。 以2014年为例,“校校通”工程已完成针对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和1150所公办学校(含教学点)、公办幼儿园的高速全光纤网络接入。清远市农村学校“班班通”第二期建设项目已被列入2014年清远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整合省市资金,共完成建设多媒体平台700套。目前,农村学校“班班通”工程完成率达63%,大部分教学点都提升了设备标准。 据清远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意见》显示,紧紧围绕山区教育实际,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建设、多方合力,使清远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在对清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调研时,对清远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信息技术在山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应用成效表示赞赏。同年5月,清远市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粤教云”试点市。 今年,清远又吹响了创建 “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号角。 笔者从清远日前召开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总结会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动员大会获悉,清远提出清远分三个阶段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明确到2018年要努力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据悉,清远还印发了《清远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要达到“六个现代化”,要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政策倾斜 山区提升教师待遇 教师回流到农村 《决定》提出了多项政策倾斜,扶植民族教育发展。例如针对在艰苦边远地区,优秀教师资源面临“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难,提出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能力和师德水平,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培训机制,落实激励政策,改善民族地区教师待遇。 针对基层教育难以留住人才的问题,清远市长郭锋表示,清远的农村教师一开始也存在“留不住”的现象。但随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层教师的待遇也得到迅速提高。现在扎根山区、农村的基层教师要比城里的教师拿得多,甚至比公务员拿得还多,“现在,(教师)反而是从城市向农村流动。” 自2013年起,清远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政策。2014年将补贴标准由人均每月500元提高到700元。如今,清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距显著缩小,特别是南北部地区教师月均收入和县域城乡之间教师月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随着农村教师收入反超城镇教师,全市许多县(区、市)都出现了教师回流农村学校的现象,农村教师净流出的格局逐渐被打破。 以佛冈为例,该县现有农村教师1604人,近年来,通过逐年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居住生活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才。佛冈还制定了中小学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制度和教师支教交流制度,鼓励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再以阳山为例,该县教育通过“两个倾斜”(向山区、偏远农村倾斜),大大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修订《阳山县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办法》,从2014年1月起,把该县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发放标准提高到人均708元,并从2015年1月起实行逐月发放。 关键词 学生资助 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年可获资助1万元 《决定》要求,加大对学生资助力度。通过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生活费)政策,确保应助尽助。普通高中、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清远是广东省少数民族聚集地,全省3个民族自治县,清远市就占了两个(连南、连山)。据悉,户籍在我省3个民族自治县、7个民族乡(包括清远市连州市三水、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以及分布在省内36个县(市、区)的390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包括自然村),且小学和初中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就读的新考上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含省外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获资助。资助标准:每生每学年资助1万元,资助时间为本专科就读期间。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全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其资助对象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县城以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2015年起,其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天补助4元,每月80元,按每学年10个月计算,即每生每学年800元,比原来提高了200元。 随着这些措施的深入推进,目前,清远市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随着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从制度上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关键词 对口帮扶 广清已有近百所学校结对帮扶 《决定》强调,要继续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作用,健全教育对口支援机制,重点加大对受援地区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支援力度。“结对子”、“开小灶”,其中包含的不仅是资金上的扶持,技术上的支持,更是守望相助的手足之情。 2014年以来,清远教育紧紧抓住广清对口帮扶的机遇,力促教育腾飞。广清两地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助力清远教育三支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了扶贫助学机制,争取到广清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资助清远贫困大学新生入学,600万元用于支持阳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2014年,广清对口帮扶贫困大学新生项目共资助190人,发放资金为95万元。截至年初,广州已派出24所普通高中“一对一”帮扶清远高中学校,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现有113所学校结对帮扶。全年全市各地共组织2518名清远骨干教师到广州培训及参观名师工作室。今年启动10所中职学校与广州的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据悉,2015年广州清远对口帮扶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深化合作办学,扩大合作面。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方面合作。二是加大师资培训、交流的力度。三是扩大教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五是加快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广清帮扶进一步深化,清远将支持两市中心区域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放宽广州对清远市区学生的招生,选取特色专业联合办学。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开放、共建共享的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培养人才助少数民族地区致富 对很多少数民族家庭来说,教育好一个孩子,就给了一个家庭希望;培育出一批人才,就能带动一大批人脱贫致富。 清远作为粤北山区,在财力相对不宽裕的情况下,清远去年把财政资金的2.3%投向了职业教育,近年来还大力推进省级职教基地的建设,对市内的职业院校进行了有效整合,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帮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造了有益经验,为广东乃至为全国创造了可复制的经验。 经过近年建设,职教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落户,今后省教育厅还将安排其他院校进驻基地,届时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0万人左右。 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将给清远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发展机遇。以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大学东路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今年打算招生300人,其中一半招生指标放在清远。据介绍,该学院对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教材费、食宿费,提供寒、暑假期往返路费和全年服装、床上用品、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等,解决了很多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