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是他半个世纪以来从学习欧洲经典人类学理论到回国后调查广西大瑶山区,考查江苏吴县江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民族识别,改革开放后走遍中国汉族和民族地区村村寨寨后诸多研究成果的综合。“多元一体”理论表明一个时代的诞生,那么,怎样来理解“多元一体”呢? 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中的“元”字,用的是其本义,即“开始的,第一”。也就是说,中国境内各民族最初的发源地或开始中兴之地可能是多个地方,但经过历史上频繁的武力征战,农牧交换,文化交流后,就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地理整体。这是对费先生多元一体理论的一般理解。但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后来党中央文件所指出的,各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以至后来互相补充,互相壮大。 中国今天的56个民族,仅以人口众多的民族为例,如汉族就不是纯华夏人。在1957年中央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汉族就是个大杂种”,这不是骂人,也不是贬义,而是说明中原华夏人在不断吸纳周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人,又因中原移民四面八方迁出,不断扩大外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中,统一的汉字和汉语借入各民族语言词汇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整合的表现,从历史到今天都发挥着文化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汉字形体和汉字语音成了各民族文化撞击互融的波轮。 今天的维吾尔族是公元840年大漠游牧民族西迁后建立喀喇汗王朝(今喀什),与当地居民互相融合形成的,是北方大漠突厥蒙古人种与南疆绿洲白种人融合的后裔。 东疆哈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的外貌与南疆维吾尔族人不同,主要是因为此地多为历代去西域屯垦、征战或盲流的西北汉族人与大漠古突厥后裔高昌回鹘人结合的后裔。他们又像汉族人又像蒙古族人,语言上是汉语和突厥语大量互借互用,与南疆维吾尔族人有所不同。 回族人口今天已达到1000万,全国2600个县,县县有回族。回族是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阿拉伯大食帝国与大唐帝国缔结友好后,大批阿拉伯及波斯商人、使节、工匠来华定居与汉族女子通婚的后裔。元代前后,成吉思汗又从中亚、西域带进一大批突厥兵丁。突厥人进入内地也和汉族女子通婚。至今回族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中的回式汉语中,还留有多少不等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等词汇,回族的多元一体,互有你我也是不言而喻的。 满族人最早源于贝加尔湖的游牧人,几千年前作为不咸山(长白山)的肃慎人定居白水黑水一带,后来山海关以内的山东、河北的汉族人不断有闯关东的,到了明清渐成规模。清初,定居东北的汉族人大都被编入八旗中的汉八旗,成为旗人。随清兵入关后,在北京以及全国驻防,均号称满人。另外,1644年清兵入关后,顺治皇帝颁发“满汉通婚令”,说满汉族民“皆朕臣子,与其分之,不如互为婚娶。”后来在整个有清一代,上层是满蒙通婚,下层是满汉通婚。到了清乾隆时期,随着北京内外城的解体,再到满语的放弃不用,清朝后期一直是“不论满汉,但问旗民”的,旗人当中确实已不严格区分汉八旗、满八旗和蒙八旗了,满族和汉族以及旗人中的蒙古人、索伦人,达斡尔人、锡伯人、朝鲜人等,已经难辨族别,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述这些混血的大民族,共同的宗教信仰如儒家伦理、佛教、伊斯兰教都是他们各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而共同热爱祖国,相互依存,维护统一,却是这些混血大民族的共同精神信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抗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
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8月5日
责任编辑:焦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