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万人!这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截至去年底的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屏边、泸西、元阳、红河、金平、绿春、石屏7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县占据了贫困人口的75.1%。 40万人!这是红河州委、州政府实现片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在2017年年底以前所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定下的减贫目标。 “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齐心合力彻底拔掉穷根!”这是州委、州政府在新时期发出的扶贫工作强音。来自全社会的力量积极行动,向贫困发起了攻坚战,在红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扶贫工作所到之处,希望的种子一颗颗播下,一个个贫困村寨焕然一新,一幅社会大扶贫的画卷徐徐展开。 层层联网 形成网格化社会扶贫格局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牵动着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在进一步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的过程中,探索与创新推动了扶贫工作新机制的建立,政府主导牵动了社会参与,县、乡、村、单位、部门、个人逐级联动,逐渐形成由面到点、由集体到个人的网格化社会扶贫格局。 红河州搭建了与州外扶贫力量的沟通协调机制,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率队分赴上海、重庆、北京等地走访对口帮扶单位,共同完善多方力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对口扶贫体系。同时,结合实际,筛选出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由州扶贫办结合企业优势,选出适合结对帮扶的县、乡、村、农户,牵线结对,层层包保,挂钩到位。仅在去年,中央机关和企事业定点帮扶单位、上海对口支援单位等帮扶单位投入该州贫困地区的资金达1.56亿元。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州内,通过发挥州级传统新闻媒体、新兴媒体以及其他平台的作用,大力宣传贫困地区的资源状况、贫困现状、发展潜力及扶贫开发成就,引导州内爱心人士、个私企业和业主等参与各种类别的扶贫。在州外,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口帮扶及省级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更广泛地动员各地商家、爱心人士和企业到红河,采取与贫困地区开发资源、扶持产业、重点对口帮扶整村和农户等形式,使一项项具体帮扶内容和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贫困家庭有了发展的动力。 充分调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力量,把帮扶工作做得更精准。按照“联系到乡,定点帮扶到村,受益到户”的要求,加大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力度,制定和完善定点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干部驻村,切实解决了春耕化肥、修路建桥等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州共落实社会各界各类帮扶资金2.01亿元,除用于发展产业、修建民居、建盖党员活动室、卫生室等重大工程外,还举办了培训班70期,培训劳动力4017人次,并资助贫困学生1545人。 培育产业 激发贫困地区内生潜力 产业是治穷之本,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通过产业带动,真正走向自身“造血”之路。 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是红河州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截至今年4月底,开远市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8.2万亩,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较2011年增长近一倍。贫困地区群众除了劳务输出外,部分群众还在州内各地餐饮、旅游等行业中实现就业,不仅学到技术,也增加了收入;建水县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扶持,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葡萄产业,让土地增值,增加了农民持续增收途径,2013年,全县的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亩,总产值达13.5亿元。 除了土地流转外,红河州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培植力度,以产聚财,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当前,该州打造的“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不仅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更让贫困地区群众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增收。去年,全州投入8亿余元资金支持贫困地区重点培植致富产业,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形成。其中,中央机关、上海市、省、州对口帮扶单位投入近3000万元。通过以增收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扶贫,解决和巩固16.0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68元,比上年增加900元,增长16.5%。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该州轻工业、加工制造业实现了与一产、三产的产业链接。同时,农民经培训后进入各类企业实现了就业,获取工资性收入。去年通过各种方式,全州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1.8万人,输出1.78万人,劳务输出创收1.82亿余元。今年计划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1.06万人,输出0.97万人以上。 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建水、元阳等地发展迅速,增加了就业岗位,给当地贫困群众带来致富希望。在政府扶持下,哈尼梯田风景区周边的村寨群众投工投劳打造元阳箐口哈尼特色村等,过去的农耕生活已经不是当地群众的主业,发展餐饮、住宿成了他们致富的主要渠道。 此外,红河州还统筹南北资源和优势,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结合“加快南部山区综合开发”、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等工作,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的沟通协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对口帮扶单位共投入产业帮扶资金0.2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1项,培植了红心猕猴桃、杨梅、蔬菜等种植业基地和猪、牛、羊、生态鸡等养殖基地,形成了一批特色村,带动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 创新方式 努力推动社会自觉扶贫 抓好结对帮扶,充分发挥自身力量,这是重要的扶贫工作措施之一。 近年来,经过党员干部牵线搭桥,元阳、绿春、红河等县的贫困地区昔日荒芜的旱地变成了一个个生产基地,一位红河县的村民感慨:“这些旱地以前人均亩收入只有1000多元,实施大棚种植一年收入提高到10000多元,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收入就有保障了。” 在多年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基础上,红河州从2008年开始实施州直机关各党组织与农村挂钩扶贫点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州直机关各单位、各县市积极响应,并相继推出相关举措。帮扶内容包括农民收入实现翻番、“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农民素质整体提升等。 各级结对党员干部因地制宜想办法、找项目、找资金。今年以来,全州各级机关单位共抽调干部3234人,争取资金6237万元,全州100多万人享受到了扶贫工作队的倾力帮扶。 顺势而为,广泛引导,激发全社会自觉参与扶贫、主动扶贫的积极性,这是该州进一步拓展社会扶贫渠道的又一重要举措。仅在去年,就组织了10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结对帮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共建生产基地、合作开发产业等多种方式,实现扶贫开发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正是企业和个人以不同方式向贫困地区伸出的援手,使扶贫力量捏成了拳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贫困家庭子女异地就学、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就业等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参与扶贫工作。 挂钩帮扶、投资兴业、志愿服务、扶贫捐赠……在“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兄弟掉队”的工作中,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经济实体等力量不断加入,全州扶贫路子越走越宽——实现了由政府扶贫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由政府推动变为社会推动;由政府自觉逐步向社会自觉的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全社会扶贫大工作格局的推动下,红河州将整合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力量,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