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双柏:山清水秀民宜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云南日报 胡梅君 肖志雄 苏 参加讨论

    最近一些双柏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不少查姆湖畔、老黑山游道的风景靓照,吸引了众多眼球,大家纷纷点赞的同时也对双柏县近年来的变化大为感叹——双柏真是越来越美了。
    双柏既是楚雄州的“南大门”也是州府的“后花园”,为此,近年来当地县委、县政府以山水园林县城建设为抓手,构建县城综合规划体系,加快配套实施建设,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休闲宜居地”。
    绿色双柏开发与保护并重
    双柏位于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无垠的森林、广阔的草场为双柏赢得“绿海明珠”的美誉。
    近年来,双柏县不仅在机制体制上,更在规划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勇于先行先试,坚持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在开发与保护上,我们尽力做到和谐发展。”双柏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赵刚介绍到,在建筑规划布局上充分体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建城理念,实现组团型发展;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以彝族建筑文化、彝族虎文化为主题进行特色规划控制。
    围绕“东优、南联、西进、北拓”的发展方向,双柏县按照“一环、两心、五组团、多轴线”空间布局,环绕中心城区外围打造一条城市绿化生态环;依托城市新区构成的新中心逐步形成以行政、商贸、体育、教育服务等城市综合服务区;以查姆湖开发建设为载体形成一个城市景观中心;围绕城市中心布局打造查姆湖旅游服务组团、北部综合服务组团、产业发展组团和2个居住组团,结合多条贯穿城市东西、南北的主干道和城市楔形绿带、防护绿带等构成城市发展轴及景观绿化渗透轴。
    绿色发展,讲面子,更要重里子。为打造特色精品县城,双柏县十分注重项目建设的科学统筹,为此,他们请来了省内外规划方面的专家,精心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发展要求,开展城镇特色、县城综合交通、道路及竖向、园林绿化、燃气等多个专项规划。
    据统计,该县通过银行贷款、BT融资等筹措资金约2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5条,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7.6万平方米,提升改造城市道路1.52万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了阳光水岸、金湖秀园、鑫和大城等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逐步实现了扩城战略目标,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75平方公里,新增城镇面积1.25平方公里。通过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供水和排水管网、自来水厂改扩建等项目,逐步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
    活力双柏旧城改造换新颜
    一座县城如何充满活力?不是有公路,有产业,有高楼就行,还要有生态,有人文,有人气。
    走在查姆湖畔,青山涤目,流水悦耳;天地起源广场上,四根雄伟的图腾柱与老虎笙浮雕相映成趣;查姆文化广场上,巨大的查姆书卷雕塑,彰显着标志性的文化特征。经过改造建设后的查姆湖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筑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现代特色融为一体。
    步行到查姆湖边散步,之后再去查姆广场跳民族舞是家住县城查姆大道的老住户李鹏兰每天的“规定动作”之一。“这几年,查姆湖变得越来越美了。公路扩宽了,还建了广场、绿化带、游道……休闲娱乐的场所越来越多,而且下楼就能坐到公交车,交通非常方便”。
    而就在几年前,这个在双柏县城里的查姆湖还是当地人口中的“臭水塘”,居民们出行都要绕行。查姆湖以前称为小庙河水库,由于水库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以及干旱等原因,水库库容逐年减少,加之沿岸污水排放、垃圾乱扔等因素导致湖内水质恶化、污染加剧,百姓怨声载道,一度成为了双柏县的“老大难”问题。
    “为还居民一片蓝天碧水,保护开发好查姆湖,我们在做方案时可谓是几易其稿。”双柏县查姆湖保护开发指挥部办公室的罗永铭说到,“最后形成了‘五区一岛’的规划方案,即文化品识区、商务休闲区、湿地体验区、民俗风情区、餐饮娱乐区和湖心岛开发建设。”
    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为原则,保护开发整治红线总用地30万平方米,其中:查姆湖水面面积17万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含水景水面面积1.7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08年启动了沿湖拆迁工程,共拆除房屋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完成了长750米、宽24米查姆大道改造;于2011年6月启动了查姆文化品识区建设,完成投资约1748万元;于2012年10月份启动了查姆文化广场和商务休闲区建设,完成投资约2600万元。随着查姆湖保护开发一二期项目的完成和投入使用,为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群众正体验着休闲旅游小镇的乐趣。
    65岁的李勇银老人,退休前是县畜牧局职工,因查姆湖开发改造成了拆迁户。“原来我住9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回迁后住到120平方米。房前屋后再也看不到垃圾了,居住环境好了,大家伙的生活也舒坦多了!”李老汉乐呵呵地说起了这几年的新变化。
    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楼在绿中,绿在楼上,翠径环庭,池水掩映,在这里,林海诗意、栖居自然的生活已然成为现实。
    文化双柏彰显地域民族特色
    双柏旧属古滇国,彝族始祖在境内繁衍生息,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厚。
    在双柏,流传于民间的民族文艺形式灿若星河,能歌善舞者更是信手拈来,这里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笙,是双柏彝族民间歌舞的表现形式,是现存最古老的图腾舞蹈,寄托了彝族人民渴望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生活幸福的朴素愿望。名扬海内外的“三笙”文化,古朴、神奇,原生态的彝族祭祀舞蹈——老虎笙、大锣笙和小豹子笙,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界定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双柏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彝族虎文化故乡”。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双柏县既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又注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和现实特色文化资源,将彝族文化贯穿始终,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更丰富和发展了城市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了城镇品位,增强了城镇的吸引力。
    在尊重民族、民俗、人文历史的发展原则上,双柏县重视对彝族文化的挖掘,因地制宜,将地方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中,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双柏县超前制定发展规划,以项目为抓手,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确立了“查姆故地、中国虎乡、生态家园”的定位,以县城建设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大力突出民族文化“符号”,逐步将主城区建成全县最大的彝族文化园。对“三笙”文化进行规划开发,在建设了法脿李芳村大锣笙文化传习所、小麦地冲老虎笙文化传习所、大麦地底土小豹子笙文化传习所和下莫且法查姆文化传习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设县城的中国彝族虎文化园、法脿小麦地冲、李芳村、大麦地峨足村、“三笙”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项目。将旅游线路安排、景点设计与民族民俗风情相结合,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圈。
    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碧水缠绕、街道整洁,散发着民族文化气息的特色建筑,推窗尽览浓情绿意,出门纵情诗意公园……魅力双柏,山清水秀民宜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