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首都金边发展迅速,投资潜力巨大。 (资料图) 中国援柬政府大楼。 本报特派记者 郭嘉轩 摄■ 本报特派记者 蔡倩 郭嘉轩 黄媛艳 有中南半岛“粮仓”之称的柬埔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资源和旅游业资源,并以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在各行各业都拥有潜在的投资机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的节点国家,柬埔寨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海南与柬埔寨的合作机会有多少? 多数人对柬埔寨的印象,仍认为它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柬埔寨正以持续4年高达7%的经济增长率跻身为亚洲目前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之一,并与海南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海南企业大步“走出去”,在柬埔寨共同投资建立起大型工业园;土生土长的海南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到柬埔寨落地生根;琼籍商人在这里广掘商机,处处逢源…… 琼式农业产业园“安家”柬埔寨 省农业厅拟在柬埔寨建设“柬埔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香蕉是海南的农业名片之一。在不久的将来,海南香蕉将走出国门,到柬埔寨落地生根。种蕉大户老张正跃跃欲试,他说:“柬埔寨的红土地很好,台风的影响也相对小一点。” 老张并非孤例。未来,海南的橡胶、木薯及热带水果都将落地柬埔寨,而承接它们的,正是海南省农业厅计划在柬埔寨建立的“柬埔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农业交流合作,海南省农业厅拟在柬埔寨建设“柬埔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计划分步推进建设四大园区:香蕉产业园区、橡胶产业园区、木薯产业园区、热带水果产业园区,近期重点开展实施“柬-中香蕉产业园区”建设。 拥有上天赐予的资源丰饶的土地,却因缺乏技术与设施而止步,柬埔寨的农业发展亟待外来合作与投资。 7月初,省农业厅种植处、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省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及省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会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赴柬埔寨考察了磅湛省木薯、水稻品种实验站及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项目,东盟热带农业优良品种引进与示范基地项目以及 “柬-中香蕉产业园区”平台建设项目。 “在和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洽谈中,首先就提出要建好香蕉产业园区来打头阵。”考察代表团负责人介绍,代表团与柬埔寨农业部达成了共同推动“柬-中香蕉产业园区”平台建设的共识,此外双方还协商推动柬埔寨相关省份农业厅与海南省农业厅共同签署“柬-中香蕉产业园区”合作意向书。 海南特色农产品落户柬埔寨,其实早有“先遣部队”。位于柬埔寨中部的磅清扬省,由海南大惠(柬埔寨)有机农业公司开发的800公顷木薯种植基地里,一片片的木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据介绍,未来两至三年内,这里将建成年产量达30万吨的1万公顷木薯生产基地,建成日产量150-180吨的淀粉加工厂,在此基础上,还将发展玉米、香蕉、淮山等多种有机作物。 “‘柬埔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项目不仅有利于海南企业走出去,更多的还有利于企业积累境外产业经营经验和资金,为更好地对外投资农业开发奠定基础;有利于为柬埔寨当地带来技术、资金、市场、就业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柬埔寨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和经济发展,实现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达到双赢。”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与柬埔寨进行农业项目合作中,海南将充分发挥热带现代农业资源及技术人才优势,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热带作物种植、育种、农业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打造面向东盟的重要热带作物经济带。 贡布省有个“小海南” 逢咋叻市是海南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地方,从事经商、种植等各业的多为海南人,海南话为当地通用语言 在与柬埔寨华侨聊天时,记者得知了一个趣闻:柬埔寨的贡布省有个人称“小海南”的地方——逢咋叻市。 “海南人移居柬埔寨约有200年的历史,早在1863年以前,就已有海南人在贡布省种植胡椒。”柬埔寨海南同乡会会长邢诒宝介绍,贡布省的白马港是海南人早期移居柬埔寨最早登陆之地,他们几乎都是乘船先从此小港口上岸,然后聚居在周围的逢咋叻、禄山、贡布、盐田等地,继而再陆续迁移往金边、磅逊港(今西哈努克市)等各地。逢咋叻市是海南人聚居最为集中、最先进行开发的地方,从事经商、种植等各业的多为海南人,海南话为该地的通用语言,广东人、福建人以及当地柬埔寨人多会讲或会听海南话,因而逢咋叻有“小海南”之称。 百年风云变幻,际遇转折,如今的贡布却因为一座工业园区,再次从历史中寻回了“小海南”这个称号。 工业区和码头区相互依托,位于贡布省的福隆盛(中柬)工业园已投资超过3000万元。该工业园区的设立,标志着海南现代工业在柬埔寨的蓬勃兴起。其背后推动者,正是来自海南的一家企业——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岛公司)。 “柬埔寨成规模的水泥厂只有3家,我们公司和柬埔寨泰文隆集团合作的泰文隆水泥有限公司是出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蓝岛公司柬埔寨销售经理王海超介绍,该公司是海南省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型企业,于2013年在柬埔寨投资设立了水泥和建材项目,按照规划,该公司2020年将达到年产500万吨规模,可解决柬埔寨水泥市场需求总量的60%。 “这边投资的氛围很好。”蓝岛公司董事长孔彤表示,由于项目合作情况良好,泰文隆集团提出了筹建中柬工业园区的扩大合作意愿。因此,蓝岛股份联合海南省企业家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占地450公顷的一园两区的中柬工业园区。目前园区正以现有水泥厂项目为龙头进行一期工程建设。 “来园区投资的老板是海南人、技术人员是海南人、骨干也是海南人,这个园区也称得上是一个‘小海南’了。”王海超解释,中柬工业园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琼商投资的新布局。 如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与沿线国家携手搞好试验田,将极大程度影响着丝路精神的薪火相传。园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也为境外园区建设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可资借鉴的样本。 琼籍商人“吃得开” 东盟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有20多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海南应抓住机遇,与柬埔寨开展港口合作 在柬埔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掐华人的脖子,柬埔寨人伸舌头。”形象地说明了华人工商企业在柬埔寨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中柬商贸交流者,张力辉和柬埔寨的情缘已经浓得化不开了。这名海南东方人在柬埔寨已经度过了10余年光阴,他做过农产品加工贸易、小商品生意,如今正在磅湛省经营木材加工贸易。 “工厂现在有400多名工人,有海南人也有柬埔寨人,在磅湛也算比较大的农业加工企业了。”张力辉如今能说一口流利的高棉语,较好地融入了柬埔寨当地生活。 “我大半辈子住在柬埔寨,每隔几年回一趟海南,十几年前我觉得海南农村生活水平比不上我在柬埔寨,但这几年海南把柬埔寨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柬埔寨海南同乡会理事符鸿英,一位祖籍文昌的柬埔寨“侨三代”的进出口贸易商人,则感慨于海南的变化之大,尤其是在农村,多数农民都安居乐业,依靠农旅融合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相对的,柬埔寨这些年变化却很小,但在柬埔寨经商的海南人普遍感受到投资经商环境越来越好。 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是当地华人商贸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柬埔寨非常支持‘一带一路’,热烈欢迎华人前来投资。”符鸿英介绍,按照不同估算方法,华人在柬埔寨全国1500万人口中占1%-5%,却在经济乃至政治上拥有很大影响力。 对此,符鸿英作出了分析:首先,对柬方而言,中国是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据柬埔寨商业部数据,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柬累计协议投资额已超过100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站、输变电网、旅游、航空、电信、经济特区开发等。 与此同时,中国是柬埔寨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自2000年至今,中国对柬埔寨出口额增加了15倍以上。去年,中柬双边贸易额达38亿美元,根据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至2017年,中柬双边贸易额将达50亿美元。 “海南人在柬埔寨做生意确实越来越‘吃得开’,但我感觉琼柬之间贸易还有很大完善空间。”张力辉表示,目前他所经营加工的商品,都是转口泰国再运到广东,这便意味着,每批货要缴纳两次出口税。“没办法,在柬埔寨直接出口,乱收费的现象太严重了,比交两次关税还贵。”张力辉希望柬埔寨国内贸易环境更加规范完善。 符鸿英则认为,海南应抓住机遇,与柬埔寨开展港口合作。“不仅仅是要与柬埔寨一国加深港口合作,东盟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有20多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港口经济发达,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国际贸易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他表示,海南有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优势,要抢抓机遇,依托省内各大港口,深度合作开发外方港口和岸线资源,开辟新航线,发展友好港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