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海口:棚改改出美丽家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新华每日电讯1版 金敏 涂超华 参加讨论

    海口市龙华区盐灶下村18号是一间低矮、破败的砖瓦房。如果不是政府的棚改政策好,房子的主人张水河或许将在这间面积只有19.26平方米的昏暗小屋里度过余生。
    张水河一家生活贫困,不到20平米的房屋安置补偿款在城市里很难买到合适的房子。但由于有政府“兜底”,棚改后他将搬进一套拥有个人产权、面积不少于40平米的楼房。
    张水河的境遇是海口市棚户区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口市在棚改工作中不与民争利,坚持算政治账、民生账、长远账,通过“两头市场化”,即“补偿标准走市场、安置走市场团购商品房、政府兜底保民生”的顶层设计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得到真实惠。
    “不是政府看上我们这块地了吧。”
    这是棚改消息刚出来时,琼山区北关村居民邢增焕的想法。可当看到补偿方案后,他和持同样观点的邻里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邢增焕一家居住的是栋有着30年房龄的两层楼房,面积为200平方米。棚改之后,他家领到了总计260万元左右的补偿款。
    “政府没有亏待我们,补偿款可以保证我们在同等地段买到同等面积的新房子。”邢增焕用补偿款在海口市一处现代化的滨江小区里购置了一套160平方米的商品房。剩下的130万元他准备一部分用于装修房子,一部分用来改善家里人的生活。
    海南建省时间短,从小城镇发展而来的省会城市海口主城区内存在296个连片棚户区和城中村,涉及51万人。制定什么样的棚改政策,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更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
    把改善民生作为棚改工作的出发点,海口市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保民生,出台新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政策。新的政策最大化保障群众的利益,让补偿标准和安置房价格与市场接轨。
    海口市常务副市长袁光平介绍说,海口市对棚改工作进行探索创新,将原来征收补偿政策中实行实物安置中的地价、税费减免等政府补贴的隐性成本,直接货币化补偿给被征收人,让群众明明白白得实惠,在拆迁安置上也有更多自主选择。与此同时,新政策通过大幅度提高对宅基地的补偿,奖励按时签约的棚改户等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棚改新政也有效刹住了违建抢建风。
    秀英区新海片区棚改涉及人口5300多人共2200多户,从去年底启动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完成签约,签约登记当天群众凌晨2点就开始排队取号。
    “以前棚改群众闹声多、怨声多,干部求着百姓签协议工作压力大,”琼山区干部廖建华说,而现在是群众笑声多干部心不累。
    龙华区博义片紧邻海口市最大的市民公园,可远眺大海,是不可多得的安居地段。
    “把最好的地留给棚改区的群众。”龙华区将回迁房的选址确定在此,让安置房也能够看海景。龙华区委书记符革说,为最大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政府为片区的棚改群众设计了户型面积从4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不等的7种安置房户型。为让棚户区内房屋面积小,家庭经济又困难的群众也能拥有好的住房,政府财政“兜底”,确保这部分群众能至少拥有40平米的楼房。
    海口市多数棚户区和城中村土地面积少,但区域内房屋建筑和人口的密度高。新政实行政府不盈利的政策设计,棚改后的土地出让收入远远覆盖不了补偿安置的成本。棚改对于经济总量小,财政不富裕的海口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
    以正在推进的下洋瓦灶棚改项目为例,棚改涉及的土地面积达403亩,按市场化的征收补偿政府需投入为41亿元。除去规划的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可出让的土地只有266亩。按照当前这一区域每亩730多万元左右的土地价格,土地出让收入不到20亿元,即便加上项目开发后的税收等各项收入,仅此一个项目需要补贴十多个亿。
    “党委政府应该不算‘小’账算‘大’账。”袁光平表示,这本“大”账就是改善棚户区和城中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使城市功能和环境不断提升完善。“大账”就是“民生账”“政治账”和“长远账”。
    力争到2017年完成50个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涉及房屋面积约1752万平方米约30.5万人……海口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财政能力全面推进棚改工作。为了保证棚改等民生支出,海口市要求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严控“三公”经费。
    “从短期看,棚改项目带来的财政压力增大。但从长远看,棚改过后的片区通过引入产业和新的商业业态后,政府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税收实现棚改成本的综合平衡,但产生的社会效益对于群众和一个城市来说却是深远的。”海口市棚改办副主任朱军说。
    海口市滨江路边,一片新建的高楼拔地而起。
    美兰区流水坡村村民郑良豪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穿梭往来于一栋栋高楼间。这里是美兰区流水坡棚改项目的安置点,首批11栋安置房将在年底前交房。作为村民推选出的安置房质量监督小组二十人之一,郑良豪和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就是代表村民对房屋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我们的安置房质量绝对是最好的。”郑良豪告诉记者,目前工程已经进入室内装修的收尾阶段,大家也愈发忙碌,虽然辛苦却是满怀喜悦。
    海口市在棚改过程中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通过安置先行、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帮群众谋划后续生产生活等一系列的举措,力图把好事办得更好。
    部分棚户区(城中村)的村民早已没有了土地,棚改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触及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群众在棚改后有稳定的发展和生活保障,海口市在一些条件适宜的棚改项目中引入产业,带动农民转产。并在一些项目的安置地块预留土地,规划商铺,通过政府补贴和组织团购等方式,鼓励群众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回购经营,增加收入。
    海口市把棚改视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让百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统筹棚改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善路、水、电、气网以及建设学校、医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棚改也要留住乡愁。海口市将改造与保护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建设新社区的同时传承文化。公庙是海南特有的民俗传承,海口市在棚改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留公庙并予以加固翻新。琼山区还特意将回迁商品房选址在公庙周边,为群众留下民俗文化和一缕乡愁。
    流水坡片区棚改二期仅用4天时间就全面完成征收任务,白沙坊片区棚改项目4小时签约率达96%,棚改群众彻夜排队抢号签协议……不断被刷新的海口棚改工作纪录,见证着民生工程正成为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