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东北朝鲜族地区空洞化问题的路径 东北朝鲜族地区要想更好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就必须在解决农村空洞化问题上下苦功夫,仍要在“统筹城乡”、“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和“吸引人才回流”等方面做好文章。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也要抓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建成东北朝鲜族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朝鲜族村镇要结合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需要,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生态小康村镇”;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力度,积极培育并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推进“美丽民族社区”建设,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生态小康村镇” 民族社区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而且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民族地区农村“空洞化”严重的前提下,将分散的农民集中,建立新型的民族社区势在必行,这是建设中国式城镇化的必由之路[5]。 散杂居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族社区建设可以利用好1个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和6个民族乡镇的优势,建设“生态小康镇”。 小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以“美丽乡村”为核心,建设“生态小康村镇”,推进小城镇化,推动新型地域民族特色的小城镇化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突破产业单一化,留住劳动力人口 东北朝鲜族地区村镇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继续发挥传统水稻种植产业优势,进一步将其打造升级为现代化绿色农业。在打造升级版的水稻种植业的同时,仍要寻求突破产业结构单一化的口子,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条和地域经济圈。 首先,朝鲜族农民要想打造升级版的水稻种植业,使当地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必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农业机械化来推动农业整体走向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赖于政府和农民双方相向而行。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农村鲜有资金引进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买不到设备就谈不上农业机械化;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对农民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促成他们转变观念。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曾对农民作十分精彩的剖析。他指出,农民“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7]。正是由于这种特性,遮蔽了农民的双眼,使他们变得短视,更加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关注长远利益——哪怕这个长远的利益回报丰厚,但只要现阶段付出的代价看起来挺大,他们就不会轻易接受。因此,要转变农民陈旧的思维方式,促成合作社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指导,让农民能够及时跟上形势,懂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道理。 其次,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东北朝鲜族地区除了保持传统的优势产业(水稻种植)之外,也要注重外劳素质培育,将劳务经济提升一个档次,这也是一个当地能否扩大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人口红利必定能够充分显现出来。 当一个地区实现产业升级之后,其经济将获得巨大的提升且后劲十足,当地人的收入必然会得到提升。朝鲜族毕竟是一个农耕民族,而安土重迁又是农耕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自己的家乡如果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势头好,东北朝鲜族人是不太可能选择到外边寻求发展的,这才是从源头上留住劳动力人口的做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