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严庆:注重教育在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民族报 严庆 参加讨论

     
    从2016年开始,我国便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同时也进入了冲刺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我国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81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比重为32.5%。从2010年到2015年,民族八省区减贫率为17.8%,而全国同期减贫率为20.6%,民族八省区减贫速度慢于全国。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为12.1%,比全国的贫困发生率(5.7%)高6.4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民族地区的扶贫脱贫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减贫扶贫任务重,时间急;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止贫脱贫人口需要长期不返贫。笔者认为,短时间的减贫扶贫主要靠资金、靠项目,而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需要发挥教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作用。
    一、扶贫脱贫需要教育提供人力资源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依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五种基本资源中,人的资源体现就是人力,而智力则是人力构成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因素。2015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改善和提升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这主要是因为:
    其一,引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归结于人力资源的匮乏。扶贫理论认为,经济或物质贫困是贫困的直接表象,而知识贫困、能力贫困、技能贫困却是导致贫困发生的深层原因。没有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跟进,贫困群体被给予再多的经费和钱财扶持,也难以实现持久的脱贫致富。而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技能的培训,都有赖于不同形式的教育。
    其二,克服致贫的各种不利因素,出路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从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尝试用“文化贫困理论”、“资源要素理论”、“人力素质贫困理论”、“系统贫困理论”等理论来阐释制约脱贫的多种因素,提出了多种减贫构想,这些减贫构想的根本出路都在于人力的发掘:突破消极无为的文化贫困羁绊,需要振奋精神、自强不息;改变资源匮乏的局面,需要以创新的观念、科学的技术“变废为宝”“无中生有”;改变低下的人力素质,需要启迪智慧、激发灵性;打断各环节、诸要素叠加致贫的恶性循环,需要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物质资源、资本的投入随时间而折旧相比,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并且可以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减贫、脱贫工作的长效路径,而人力资源开发的启动器、推动器则是教育。
    其三,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民族发展的核心素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发展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民族素质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科学文化素质则是一个民族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通过发展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性、长久性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有所不同:本科能提高300%、初高中能提高108%、小学只能提高43%。研究还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较大。由此可见,发展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教育有助于脱贫。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就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尽管通过教育扶贫见效慢、发挥效用需要的周期长,但教育扶贫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扶贫手段,是改变观念贫困、知识贫困、技术贫困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能短平快地培养、培训扶贫急需人才,还能通过传播知识、发展文化、启迪智慧为脱贫致富提供持续支持。教育扶贫不仅是临时救急的良药,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慢性补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