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神话故事所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陷害了太子申生,使其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也险些被陷害,为躲避杀身之祸,趁机逃走。在逃难期间,重耳受尽了苦难。原来跟随他一起逃亡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离他而去,只剩下几个忠心不二的人一直追随着他不离不弃。 长时间的食不果腹,终于使重耳支撑不下去,饿得昏了过去。重耳的臣子中有一人叫做介子推。介子推为了救重耳,自己一人走到偏僻的地方,从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到重耳面前,救活了重耳。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晋文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提起了当年的事。晋文公重拾旧事,对介子推充满了愧疚,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次,介子推仍然没有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当晋文公带着随从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想去过平静隐居的生活,不愿随晋文公入朝为官,早已偷偷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派了军队在整个绵山搜索,耗时几天却并没有找到。 这时,有人出了主意,“可以放火烧山,在山的三面点起火,留下一方,大火着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就命人放火烧山。 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大火熄灭后,却仍旧不见介子推出现。晋文公遂命人继续上山搜查,发现在一棵烧焦的柳树旁,介子推母子俩抱在一起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不禁失声痛哭,准备厚葬介子推母子的遗体时,发现介子推后背堵着柳树树洞,晋文公走上前去,发现树洞里面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小心收藏起来,命人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昭告百姓,每年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人身着素衣,又一次来到了介山,祭奠介子推。走到坟前,竟然发现那棵被大火烧死的柳树绿枝千条,树叶随风而飘。晋文公望着眼前的柳树,犹如看到了介子推,走到柳树旁边掐了一个柳枝,编成发圈戴在头上。祭奠之后,晋文公把这棵生命力旺盛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