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故事集(十二) 自以为是创造主的大梵天 庄春江 相传世间会发生大规模、毁灭性的火灾、水灾与风灾。当毁灭性的火灾发生时,光音天以下的有情世界,都会被毁灭(水灾与风灾,更分别往上毁灭至遍净天与果实天)。当毁灭发生之前,依存于该世间的有情,都会先离开。毁灭的顺序是从地狱开始,所以地狱会先轮空。地狱的轮空,一方面是由于人间风气的转为善良,人们多行十善,圣贤、天神们也多来人间鼓吹修习禅定,所以修成第二禅定往生第二禅天(即光音天)的人们大增,没有人会再堕落地狱。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狱有情的罪业逐渐受报完毕,也陆续往生人间,修习禅定。地狱轮空之后,接着是畜生、饿鬼、阿修罗、四天王、忉利天、炎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宫)、梵天的相继轮空,这些世间的有情,福尽命终之后,都来生人间,在人间修得第二禅以上的定力,然后往生光音天(或以以上)的世间,最后,人间也都轮空了,世间陆续出现二到六个太阳,引起大火焰,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就都被烧毁了。 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之后,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再次逐渐形成,首先出现的,是梵天的世界。当某次的梵天界形成时,有一位在光音天中福尽命终的有情,来生于此,且仍保有光音天有情以意念沟通、以喜为食、身体纯净发光、轻盈飞翔、寿命极长的能力。这位有情在梵天界经过漫长时间的独住,逐渐感到没有乐趣,于是便渴望有其他众生也能同来生于梵天界,与他共住为伴。当他升起这样的渴望时,正好有另一位有情从光音天福尽命终,来生于梵天界中,于是,先前的那一位,错以为这是因为他的渴望意念所成,便起了这样的念头:“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后来陆续生于梵天界的有情,寿命、长相都比不上第一位,也以为第一位有情是创造主,能支配一切万物,享有较大的权力。 之后,有一位晚生于梵天界的有情,从梵天福尽命终,来生于人间为人,在人间出家,精进禅修得宿命神通,而意念起他过去生在梵天界的情形,于是,开始宣说那一位大梵天王(即第一位生于梵天界的有情),确实是创造主,一切万物的主宰支配者,是常恒、坚固、常住不变的,我们都是由他所化生的,他是所有已生、未生有情之父。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长阿含第三0世纪经》〈三灾品〉,《长部第一梵网经》。 二、依据佛法的缘起观,即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天地世间,也是因缘所生,无常变化的,只是世间形成、稳定、崩坏、消散的过程,进行的十分缓慢,难以用日月岁数来计算。 三、长久以来,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无从想像这个世间也有崩坏的一天,所谓天长地久,连一些具有禅定神通力的有情,也无法知道这世间的成坏无常变化,于是“常见”,或者一分是常(指创造主大梵天王)、一分非常(被创造者)的邪见就很容易形成。 四、本则故事说世间将毁灭前,依存于该世间的众生,都会先往生他处世间,一分展现了早期佛教,对有情与其所依存世间辗转相依的看法。 五、依本则故事,地狱确实是会轮空的,而且不论是天界或是三恶道有情的轮空,都是先来生人间,然后在人间修得禅定,于命终之后才往生光音天,表现了早期佛教以人为本,重于人类“梵行胜”殊胜特色的观念。 六、依《杂阿含第二六四经》,佛陀自忆宿命,说其过去也曾做过大梵天王,不过还是不能免于无常堕落。 七、依《中阿含第一五四经》、《长阿含第五经》与《增一阿含四0品第一、三经》的记载,最初人类也是来自于光音天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