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3世纪时,印度出现一位佛教哲学家、中观学派奠基人之一的提婆。他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生于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全名迦那提婆,意为圣天。是某国的王子,为求道而出家。先学婆罗门教后皈佛教,从龙树学习。其学识渊博,富有辩才,虽折服众多外道,但终为外道所仇狠将之谋杀。其主要著作有《百论》、《广百论》、《四百论》。 提婆从南印度来到钵逻耶迦国(今天印度北部的阿拉哈巴德),在那里有过去佛降伏外道的处所并留有供奉佛发、指甲的塔。在塔的不远处有一处小的寺院,是提婆撰写《广百论》破斥小乘降伏外道的地方。在当时,钵逻耶迦国有一位善辩的婆罗门,他听到提婆的才学和盛名后,便打算和提婆一较高下。首先,他以提婆的名字开始发问“你叫什么名?”“天”提婆回答。婆罗门问“天是谁?”提婆说“是我”。“我是谁?”婆罗门问,“是狗”提婆答。婆罗门问“狗是谁?”提婆答“是你”。婆罗门又问“你是谁?”提婆答“是天”。如是周而复始,婆罗门言下大悟缘起空性之义。除此,另有一与之相类似的故事,在此也录出如下: 一日,提婆前往一梵志处辩论正理,见梵志禁闭寺门,便前去敲门,梵志问“是谁?”提婆答“是我”。梵志问“我是谁?”提婆答“是狗”。梵志问“狗是谁?”提婆答“是你”。梵志问“你是谁?”提婆答“是我”如是周而复始,梵志大悟。一切诸法究其本质,就算是在名言中也是没有实体可得的,只是唯以分别心在能安立处所安立的名言而已,是没有纤毫实性可得的。 像提婆这样,用我们通常应用的对答,以幽默诙谐的言语表答出如此深奥的义理,并且让论敌明了其旨意,自动折服,实在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在其言辞犀利的答辩中,除了表现出了他严谨的逻辑,缜密的思想体系,和富有戏剧性的语言,还有极其强大的能降伏自他烦恼的心力,这也就是佛学中主要的内涵,和因明学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