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维摩说慈悲喜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发心也很虔诚。有一天,他正好去听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奋勇去探病,因为他既年轻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维摩诘居士言词犀利严正,所以我对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设宴供养沙门、婆罗门及外道行者,又布施给贫穷残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时间展开布施会。当时,维摩诘居士从我家门前经过,告诉我:『这样不是真正的布施。』」
    善慧问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说:「应该要法施,只有财施还不够。」
    善慧又问:「如何才能达到法施?」
    维摩诘居士说:「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摄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们要发心于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与乐,常常给人快乐,不起分别的付出,使众生快乐也就是发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既发菩提心,就会想如何才能救度众生,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众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设法去救助;看到众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众生快乐,不只是要给予物质或使其心安稳,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这才是永远的布施。不只我们应发大悲心,令众生快乐,还要启发众生,保持这分大悲心,让他们知道投入、布施,才能得大欢喜。
    有句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更快乐。」如果能引导大家以正确清净的心念去付出,就会得到永远的快乐,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乐。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不是没钱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财产多就会快乐,苦乐是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定,若能安贫乐道,则时时知足也很快乐,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确的观念,内心常常充满喜悦,不只自己快乐,还能影响别人,让别人也欢喜付出,同享快乐。
    「以摄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断地舍,舍得没有烦恼,而且很快乐;为了摄受众生培养智慧,必须有「大舍心」。以上就是维摩诘居士告诉善慧关于「法施」的方法。
    这可以证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道场。每个环境都有不顺心的地方,但常常抱着处处是道场的心,即能以心转境。
    在工作中,如能专一心志则没有烦恼,完成工作就会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场,道心即是菩提心;这分菩提心让我们没有烦恼,常常乐在其中。所谓「慈、悲、喜、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众生;「喜」即是文化,扭转我们的观念;「舍」即是教育。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慈、喜、舍,身体力行,这也正是福慧双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