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很多人有个疑问没有解开,作为战争主要一方,韩国为何没有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原来,问题出在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身上。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亲美人士,同时,却固执执行“我的路线”,是朝鲜战争中各有关方面麻烦的制造者。 1950年9月,就在美韩联军即将打进朝鲜腹地之际,李承晚和美国围绕将来谁控制朝鲜产生激烈争执。李承晚主张由韩国来主导,美国则希望有全民大选后的“新大韩民国政府”执掌局面,美国此举意在阻止李承晚将整个朝鲜半岛变成他的封建王国。 1951年末,李承晚首个总统任期即将结束,由于他的名声太臭,虽然经过一些运作,终究未能改变他的政治颓势。1952年5月,李承晚以“扫荡残余共匪”为名,宣布戒严,拘押11名议员,引发韩国政坛一片混乱,也让以“守护自由”为名出兵的美国脸上无光。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救人美国总统后,加快了与中朝谈判的步伐。但李承晚却提出韩军单独北进,“彻底消灭共产主义”。他向美国递交了“单独北进”的请愿书,他说“美国强加给我们的停战要求是卑鄙的。” 6月7日,李承晚撤出参加开城谈判的韩国代表团。 同一天,美国为防止苦心经营的挑战谈判化为泡影,艾森豪威尔致信李承晚,以《共同防御条约》为诱饵,换取韩国放弃“单独北进”。 6月17日,李承晚明确拒绝美国提议,继续向中朝挑衅,并私自释放一批“向韩国归正的朝鲜俘虏”。 随后,美国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举行磋商,决定以美军撤出朝鲜逼迫李承晚就范,李承晚没有被吓住。美国又决定为韩国扩充20个师,提供2亿到10亿美元援助,李承晚还是说“不”。 美国忍无可忍,决定必要时“除掉李承晚”。 就在美国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7月8日,中朝军队发起了“金城战役”,集中兵力专打韩国军队。 内外交困的李承晚终于服输,向美国发出愿意停战的消息。 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和朝鲜军队最高司令官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为了挽回面子,李承晚坚决拒绝在挑战协定上签字,从而留下一个微妙的“尾巴”。 金城战役简介: 金城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在第24军配合下,于7月13~27日,对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韩国)军4个师防守的坚固阵地实施的进攻作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截至7月27日,志愿军20兵团基本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3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共歼敌52783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一架,坦克34辆,汽车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志愿军通过抗美援朝中的这最后一战,向前推进了192.6公里,给南朝鲜军以致命的一击。此役历时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迅速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将战线拉直,毙伤俘敌5.2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作战中,第20兵团伤亡2.3万余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