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依然是萌芽的向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先后出版过十几部诗集。我写作起步是极为平常的。 
    中学时代,是人生历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此间,心理上、生理上都会明显地发生一些变化。摘下红领巾而向往团徽的少年,不再一味地贪玩贪吃,经过有意无意地选择,有了相对稳固的爱好。我就是在 13 岁升入初中之后对文学产生了兴趣的,其浓厚的程度,足以称之为“爱”了。此前,我对玩具(淘孩子耍弄的木枪、弹弓、玻璃球等等)及甜食(馋孩子愿吃的糖块、冰棍、糖糊芦等等)的迷恋,都只能算做喜欢,——那还远不是爱。至今,我只经历了两种爱:一是对文(创作)的爱,一是对人(异性)的爱。爱,是奇异的,既可产生力量,也能产生智慧。其实,爱“文”颇有点像爱 “人”。在一个并非预先安排的什么场合,偶见对方,觉得目光一亮,觉得心中一振,于是就有点不由自主了。爱是一种感情,用理智常常说不清楚。 
    我爱好创作似乎是从喜好语文这门课程开始的。由喜欢语文,到看重作文,继之发展至爱好创作,这中间有着极为自然的联系。 
    父亲是个体手工业者,缝纫机夜以继日地嚣响,家庭绝少文化气氛。地处矿区的学校刚刚建立,学生的课余劳动就是在荒坡和沼塘中开拓做为一个学校必有的操场。我文艺学习的客观条件之差不难想见了。直到初中二年,才偶然从同学手里借到一本叫做《萌芽》的文学月刊,我立即被它图文并茂的编排吸引了,继而被它丰富多彩的内容打动了。爱不释手!但,我的家长却对一切报刊怀有偏见到了生厌的地步,爸爸脑子里有一条“学而优则仕” 的古训,他盼望自己的独生子能埋头寒窗苦读,升高中,上大学,将来好干点体面的工作,“望子成龙”心切,竟然把课本以外的所有读物一概视为冲击学业的闲书。我知道,若向大人伸手要钱买刊物,那无疑是自讨没趣。于是,我就利用课外时间拣废铁,积少成多后卖掉,凑足两角五分钱,而后步行 100 分钟,到市中心的报刊门市部云买《萌芽》。交通车是很方便的,但腰包里没有那可供方便的 8 分钱。即使富余了几枚硬币,也不敢挥霍,还要防备下月不足之用。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眼看刊物就要到了,却怎么也凑不够钱额。万般无奈,也是急中生智,我斗胆把家中夏日闲置的炉盘和炉盖子偷卖了,然后,踏着 7 月的泥泞,开始了又一次愉快地跋涉,完全忘却了后果。冬天不可避免地降临了,在需要炉子发挥作用时,我的“窃行” 被发现了。这才感到大事不好,以为痛骂伴随的痛打也是不可避免的。不想,在我如实招供,并出示了几本用报纸精心包皮的《萌芽》之后,爸爸并未动雷霆之怒。第二天,反而塞给我 3 元钱,允许我去订一份自己喜爱的刊物。就这样,我拥有了一份邮局每月如期送到的《萌芽》。我喜欢这个名字,读来亲切。我也是萌芽,它带给我阳光雨露。我用心地读那小说,那诗歌,那评论,我对文学的爱好,也就在这一片诱人的新奇中舒枝展叶了。《萌芽》的封二是名曰“青春火焰”的栏目,诗配画,总发着一首很有时代激情的诗。每当我翻开刊物,首先看到的便是诗,然后才是目录,才是其他各种文学内容。后来发生了导致万木凋零的“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表现在我的生活中,最直接的损失是从此少了一本叫做《萌芽》的刊物,令我痛心! 
    写东西是这样开始的—— 
    从老师手中借来《中国文学史》,摘出其中举要的例作,与志趣相同的同学叫着劲地背诵。为此着实废过寝,也忘过食。接触多了,手就痒了,竟胆大妄为地仿制起来。四行的,八行的,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用以混充绝句、律诗及词。记得有一次老矿工来校做“忆苦思甜”报告(当时用这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是颇为时髦的),台上血泪汹涌地控拆旧社会,台下爆发出阵阵雪鸣般的口号声,群情激昂,收效甚佳。会后学校照例布置每个学生都要写感想,然后以班为单位出墙报。动笔时,颇感为难,类似的体会写过若干,小脑袋里那几个词儿已重复烂了。异想天开,我居然拼凑了四行短句: 
     矿工宿无房,/挖煤饿肚肠。/老板住高楼,/酒肉臭满堂。     里边没什么感想,只是存心卖弄一下自己的“诗才”。贴到了墙报上,居然也有喝彩之声。一个孩子的心因无知和幼稚而容易陶醉。沾沾自喜中竟以为自己已掌握了诗的要领。在我当时的眼睛里,这几句不伦不类的顺口溜,大约可以同李白的《静夜思》媲美了,行数不比他少,字数也不比他少,仿佛当今这个姓李的完全有资格同两千年前那个姓李的比高矮了。从此,见什么写什么。天不怕,地不怕,信马由缰地写,随心所欲地写。好在这种浮萍般无根的颠狂没持续多久,我的注意力便转移了。从书本上、刊物上接触到了新诗,知道了一批当代诗人的名字,又零零碎碎地读到了他们的一些作品。于是改弦更张,始弄铺排的文字,遂又依葫芦画瓢写得天昏地暗。仿古时与人赛短,以为诗越短则越精;摹今时与人赛长,以为诗越长越见水平。这么不可阻挡地折腾了一年,终于悟到了一点文学起码的特征。暑假,我回故乡探亲,在凝芳滴翠的恬适中有感,写了小诗一首,题为《野读》,全诗如下: 
    手捧一卷书,/身倚河边树。/缰绳交给大自然,/绿草甸上,任黄牛信步。/脚下闪亮的河水,/不曾流入我的双目。/昆虫与飞雀的交响,/不曾打断我的思路。/偶尔,一只闲逛的蚂蚁,/悄悄攀上手中书,/我连忙弹去——/这与内容毫不相干的“插图”。/从打草人来到人走,/连换几次背荫处。/峰头朝霞变晚霞,/牵牛踏归途…… 
    这首小诗算座分水岭,它的意义在于试图用形象说话了。从只知胡乱涂鸦到初晓艺术规律,是个进步。自孩提时就爱好创作的人,大抵都有过一段 “小狂徒”的经历。这“狂”虽非好事,但与此相关的“自信”却是创作中至为珍贵的心理因素。 
    1967 年夏季,为躲避武斗之灾,我回到故乡。那场在“轰轰烈烈”气氛中“深入开展”的运动,自然也波及并震荡了毛道两侧的田野和村庄。但比起被枪炮打穿、坦克碾碎的城市生活,又显得平静许多。我基本上靠着两样事情打发时光。大量的读书,姥姥家的书,小学校的书,前后左右可能借到的书,一概狼吞虎咽地读。在浩劫正甚的当头,要想找到一本有价值的书,其难不亚于大海捞针。在朋友手中借到一册何其芳的《读诗和写诗》,如获至宝。直到今天,我还尊崇和信奉何氏的某些见解。除了读书,就是习作。那摇笔的冲动简直不可遏止。听了点传说也写,看见个场面也写,一味地写!写!写!那时对诗尚存在不小的误解,以为它形式短小灵活,不需要太深的功夫。我曾在一本随笔的扉页写下一句话:“日历论篇,诗也论篇,——我天天写诗!”可见我当时的那股子狂热。 
    乡村的晨昏是很美的,我触景生情地写了些分行物,写完寄回城里,请一位曾在报纸上发表过诗作的工人作者提提意见,很想从“行家”那儿听到几句鼓励的话。不久,他复信劝我切莫再这么写下去,因为这类东西容易产生影射之嫌。自己重读一遍,也觉紧张,倘若有谁用当时流行的批判招法,像对《燕山夜话》那样上纲上线,指斥小诗攻击“文化大革命”将易如反掌。惊悸之余,忍痛划着一根火柴,把“景”与“情”一并化为了灰烬。本子烧掉了,好在脑袋没有烧掉,还零星地记得其中一些。那《晚霞》中有这样几句: 
    弦月探头,将夕阳追赶,/夕阳吓红了胖脸,/沿着西天坡,拼命逃窜,/一轱辘,滑下了地平线,/随手把身后的云,/化做了火海与火山。/弦月唤来了夜神,/抖开了巨大的黑幔,/尸一瞬,就扑灭了漫天燃烧的烈焰…… 
    《早晨》是这样的: 
    晨,那个朝气蓬勃的晨,/在杨树林那面的沙场战胜了夜神,/厮杀中,举起朝霞染血的旗帜,/用一轮红日,宣告胜利的进军! 
    《夜露》是这样的: 
    为了监视漆黑的夜晚,/你诞生并睁圆了泪眼,/黎明后,含着一个太阳,/溶入了草木的脉管。 
    后来,忆及这一桩往事,感慨万千,曾写下一首小诗为纪,题曰《焚》: 
    我焚烧诗稿。在一个暗夜——/焚烧我的年华,我的心血。/火光,烤热了我的泪光,/一页景,一页情,化做只只黑蝶,/乘着野外闻讯赶来送葬的凉风,/飘起,又落下,沉寂在心惊肉跳的世界…… 
    离开校门上山下乡,成为了没有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岁月混浊,远离父母的日子清贫和艰难自不必说了。繁重的劳动带来了苦累,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欢愉。青年人有足够的汗水,肯流。只是一入冬,那白雪覆盖、朔风簇拥的寂寥,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难以忍受。于是,有的去打架,匹面八方寻衅闹事;有的去偷鸡摸狗,聊补无米之炊;有的则是足不出户地搞恋爱;无奇不有。而我,还是摆脱不了文学的死死纠缠,仍旧习诗。在睡觉须戴棉帽子的、冰窖般的寒屋中,在自己呼出的气体打湿眉毛的油灯下,苦吟苦写。如果说以往在学校里生活是个问题,眼下则不存在了,艰辛中的一切全成了创作的素材。我那时的诗中只有一个主人公——知识青年,只有一个背景— —连绵起伏的深山,只有一个内容——泼汗洒血的拓荒耕作。我以《深山创业》为总题,写下了一批诗作。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生产有罪的年月,我并非自觉地歌颂了春种秋收的劳动。我别无选择,因为我所见所闻只能派生出这些汗味茧质的灵感。 
    后来,我调回了城市工作,庸庸碌碌地随波逐流几年。在那身不由己的时候,诗笔始终陪伴着我。日子似乎并不比在农村快乐多少,倒是时常恋恋地忆及过去那单纯、明净、苦乐相间的生活。因此,我的诗思还总围绕着“深山创业”的线索蠕动着。不停地写,不断地发。相当长的一段,我是在满足中渡过的。——写得出来,发得出去,由市里到省里,再到中央一级的报刊,自觉还过得云。 
    这样头不抬眼不睁地写到了 1976 年秋冬之际,当时,刚刚清除了“四人帮”,包括文艺在内的许多领域还在几近毫无改观的禁锢之中。不知是受了什么启发,还是得到了什么暗示,反正一个蓄谋巳久的念头在我心里犹犹豫豫地突然强烈了起来。我鬼使神差地向自己友问:“喂!写几首爱情诗怎么样?”“文化大革命”搞了 10 年,而爱情题材在文坛消失已不止 10 年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爱情,艺术中普遍没有,真是荒谬得可以。欠缺应该弥补。但由于条条框框作怪,平日只能若隐若现地遗憾着,没有勇气诉诸文字。这时受到形势的鼓舞,终于动笔了。仍是深山的背景,仍是创业的人物,但他们不再仅是生产工具般地埋头苦干了,他们在劳动之余,有了必有的爱情,有了必有的婚姻。创作的冲动平息后,我忐忑不安地向许多师友征求意见,深恐有失。恩师臧克家在《谈李松涛的诗》中特意写到了当时的情形:“爱情诗,呼之不出。松涛来了长信,信内附有他实践的作品数首。我回信大赞其成。”几经波折,组诗在 1977 年《文汇报》上发表了。这是全国最早的表现爱情的诗。空谷足音,顺理成章地引起了反响。组诗的责任编辑罗达成先后转给我几百封读者来信,大家为又一个死硬的禁区被突破而表示喜悦。不久,为了我的一组爱情题材的诗如何发表,身为《诗刊》主编的李季同志出于慎重,将稿子在手中存放多时,并送给了顾问张光年同志审阅。他带病参加了编辑部的会议,讲了自己的想法,又专门同我谈了一次,建议把其中一首《山路情》改做了《在山路上》。1977 年第 12 期《诗刊》终于发出了这第一首爱情诗。之后又在其他报刊陆续刊载一些。以致我的处女集《第一缕炊烟》中有一少半是爱情题材。现在回过头采,从艺术角度看看那些东西,不待别人说什么,自己就先已脸红了。然而就是这种远非纯情诗的问世却经历了远非诗的遭际。十余年后,在爱情题材多得数不胜数且佳作叠出的今天,蓦然回首寡情少爱的当年,不胜感慨之至。我虽然再也写不出爱情诗了,但我满怀深情地看待它的繁荣。 
    闯禁区,如同攻打堡垒,是需要勇敢的。可能胜利,也可能阵亡。我想说:在艺术的探索中,动脑和动笔时是需要一点无畏精神的。但愿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在一派健康的氛围里,不再有什么题材非得艺术家们用生死悠关的抵押去展开行动。 
    我爱好文学创作大致经历了这么两个阶段。一是从盲目摇笔到初解诗为何物,二是从一味木写到思索先行。第一阶段宣告开始入门了,步上了一条可谓“大方向”正确的道路,第二阶段说明开始走向清醒了,使自己的劳作具有意义。 
    先前,极恐自己的诗与别人不一样;现在,又甚怕自己的诗与别人一样。我想,这“恐怕”之间大约可以译出“追求”二字来。 
    ——我就是这么“爱”过来的。 
    搞文学,皆因爱文学。但爱,不是一厢情愿的。相识了,相恋了,乃至结婚了(海誓山盟至死不渝)。后来却发现,日子过得并不美满。但有人不肯调整生活方式,于是就不死不活地对付着打发光阴。有人来得干脆,索性离婚。文学如是,或佯人一生,或伴人一程。诗之路,狭窄而又崎岖,且拥挤不堪,挤不过别人,就得掉队。为数众多的人走不下去了。诗途没有终点,却处处都是终点。人活着,就不易,更何况从事带有“创”字的事业。搞文学,淘汰率高,落伍是经常而正常的。 
    我在小集《凝固的涛声》后记中曾说过这么一段感触良多的话:“我的故乡,地处山海关外的辽北平原,我自小就对地平线不陌生。它是那样神奇,总在你的面前做生动而亲切的呼唤。古今中外杰出的诗人以自己优秀的劳作,构成了我追求的地平线。我深知,那是一条我永远也无法企及的风景线。但它横亘在我的眼前,刺激着我的向往,并历尽酷暑严寒而魅力不减。而我,先是受着兴趣的鼓舞,后是受着责任的驱使,执拗地朝它奔去——我断言,自己可能开始是跑,继之是走,而后是爬,最终累得连目光也寸步难移之时,却依旧未能抵达那灿烂的目标。但,追求过了,奋斗过了,也就算在世上生活过了,至死不憾!” 
    参天大树无一例外地都有过萌芽时期,然而,并非所有的萌芽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诗于我,依然是萌芽的向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