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钓鱼列岛属于中国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国强 参加讨论

    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钓鱼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列岛就已明确纳入中国版图,行政上隶属于我国台湾省;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列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实施有效管辖权。目前所知中国史料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是成书于明永乐元年(1403)《顺风相送》,该书称钓鱼岛为“钓鱼屿”。其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陈侃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皇帝钦命绘制《坤舆全图》等诸多文献及官方舆图不仅对钓鱼岛均有记载,而且都使用了“钓鱼屿”一名。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发现该岛迟约500多年。
    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列岛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辰四郎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捕捞周围海产物。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政府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而未作答复。1893年,日本冲绳县知事继续要求将钓鱼岛等划归冲绳县,日本政府仍以“该岛究竟是否为帝国所属尚不明确”为由予以拒绝。1894年11月底,日军占领旅顺口,明治政府确信对清一战胜券在握,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先行秘密窃取了钓鱼列岛。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之际,于1月14日通过“内阁决议”,将钓鱼列岛划归冲绳所辖。4月17日,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周围岛屿。自此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钓鱼列岛也被日本长期霸占。
    1943 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及其附属的钓鱼岛归还中国。随后,美军占领琉球,于1946年1月29日发布《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其中第三项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的范围,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以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列岛。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日本将钓鱼岛连同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发表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中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美国将钓鱼岛擅自“归还”日本的行径,引起世界各地华人的强烈反对,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地华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迫使美国收回了其立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不得不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至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海及毗连地区法》,宣布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列岛,位于中国领海基线之内。
    此外,从地理上而言,钓鱼列岛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与日本所辖琉球群岛相隔着两千公尺深的海沟。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之原则,钓鱼列岛毫无疑问归属中国。
    中国对钓鱼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也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经过严肃认真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井上清先生于1972年在他撰写的《“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一书中指出: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
    钓鱼列岛主权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
    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占领,是对中国对钓鱼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所拥有的主权、管辖权和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从钓鱼列岛所具有的战略地位上看,虽然它总面积仅有约6.344平方公里,但充分体现出当今国际社会争夺海岛的政治、经济、军事三大利益诉求。
    首先,钓鱼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亿—70亿吨,也有材料说,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钓鱼列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长期以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里从事捕捞活动,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
    其次,钓鱼列岛在海洋划界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不可避免地使各沿海国在划分各自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时出现重叠和矛盾。钓鱼列岛主权的归属,对中日两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分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列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将多占近2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再次,钓鱼列岛直接或潜在的军事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其内陆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这一自然地形和相对短浅的防御纵深,使日本在战时极易受到来自空中与海上各个方向的袭击。日本控制了钓鱼列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出400余公里。有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钓鱼岛适合建立雷达阵地,也有条件建立导弹基地、潜艇基地。由此一来,日本军事力量就将据此向西扩展,扩大其军事控制范围,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由此可见,处在台湾东北92海里、介于琉球群岛和我大陆及台湾地区之间的钓鱼岛,其潜在军事价值巨大。
    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列岛归属的争议由来已久,维护我钓鱼列岛主权,绝不允许日本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是国家利益的要求。为了维护中日关系大局、为了保持东海海域稳定,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我国政府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不采取单方面行动,避免这一问题干扰两国关系的谅解。这一政策具体而言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日之间业已达成的共识,在一定时期对日本单方面采取行动发挥了约束作用。但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军国主义不断膨胀,日本有意利用钓鱼列岛问题来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同时它借助美国这一外力不断提升其在东亚和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地位。钓鱼列岛主权问题成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可以说,钓鱼列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它反映着中日关系,也制约着中日关系。2010年9月初,日本军舰冲撞我国渔船,日本方面非法扣押我渔船船长,这一事件严重侵犯了我钓鱼岛主权和我国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此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给中日关系所造成的损害都是难以弥补的。如果日本不纠正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未来中日两国关系仍然会因此而面临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