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奉贤县系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从松江府华亭县析出,地处江苏东南,枕海带浦。清政府相当数量的漕粮、白粮都经此地解支起存。县西柘林镇是古时著名海口要塞,与金山卫相呼应,同宁波、定海绕杭州湾互成犄角之势。这里,既是守卫上海的门户,又是连接浙江的水陆海要冲,为浦东南咽喉要地。历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有一定的战略地位。 从建置以来,奉贤隶属苏松太道。清政府对这个县是重视的,除设有奉城县署外,还在南桥设立巡检司衙门;在奉城,柘林分别驻扎两个兵营,两个水师营。全县还有大批漕丁,兵汛达七十二处之多。仅本地驻军,每年即需饷银四千四百六十三两。嘉庆十五年,奉贤人口约二十六万,就要交田赋四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石三斗四合一勺米。其余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大宗如盐税,每年八千八百四十四两,小的如每石漕米加收银六分,修海塘每亩捐钱五文。据曾国藩、李鸿章供认:包括奉贤在内的“苏、松、太浮赋,上溯之,则比元多三倍,比宋多七倍 …… 比同省镇江等府多四、五倍,比他省多一、二十倍不等” 《 重修奉贤县志 》 卷二赋役志 卷六祠祀志等 。全县土地高度集中,有的大地主占地千亩,甚至万亩以上。社会上贫富悬殊,阶级分化剧烈,知县每年收入高达一千二百四十五两银,而修筑面宽二丈五,基宽五丈,高一丈二的海塘工程民工,每方筑夯银却只有六厘。渔民“ □ 粥难供”,盐民更是沦落到“生男不留”的悲惨地步 《 清史稿 》 志九十六 食货二 本纪二十一 。 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奉贤人民的灾难。奉贤县盛产棉花,除农业外,“尤赖纺织渔业以助生计”。 《 重修奉贤县志 》 称:“今世布佳者,首推松江,而松江之布佳者,尤首推奉贤庄行。”奉贤棉花,青村渔网,远近驰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洋货大量倾销,上海首当其冲,奉贤农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市上金价高如土,民间米盐事事艰”。连江苏巡抚布政司勒方琦也哀叹:奉贤“道光间棉值昂贵,每石率十数缗,今不及十之三四”,外国宗教侵略也已伸到奉贤,天主教堂勾结县中豪门大户,干下不少坏事。 腐败的政治,必然导致天灾频仍。从咸丰元年到同治元年,奉贤县三年有地震,两年闹蝗灾,一年旱灾,一年水灾,两年大风,两年奇寒,两年大疫。灾难深重的奉贤人民,苦苦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奉贤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远在明朝,就在全国首先抗击倭寇,并旗开得胜。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在这里驻过兵,奉贤人民深切怀念他,把他驻兵营地取名“戚家墩”。清兵南下时,南桥举义兵拦截清军三昼夜。誓死不屈服于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奉贤人民闻风附应。一八五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奉贤有群众积极参加,据说,潘起亮还曾来奉活动过。一八六一年四月一日,南江人朱全起义,攻驻南桥,打开粮仓,救济贫穷。由于受到知县顾思贤的弹压,朱全和几十人慷慨就义。然而,就在第二天,在群众领袖杨和尚领导下,奉贤人民掀起了一场规模更大的全县性抗税、抗粮斗争,他们以奉城和南桥为中心,成群结队聚众入城,烧了“总胥和幕友顾某寓” 姚济: 《 小沧桑记 》《 太平天国 》 (六) 。连续五天,有组织地同统治者展开说理斗争,并发展为武装斗争,顾思贤狼狈不堪,无法收拾。松江知府贾益谦,参将李恒嵩亲自带了几百名清兵,几十名洋鬼子到奉贤血腥镇压,惨无人道地把杨和尚钉死在奉城城门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奉贤人民继续抗租抗税,家住松江的庄行地主姚济,当时就哀叹过浦南的地主们,多是“颗粒无收”。从咸丰三年到同治元年十年间,奉贤知县换了十个之多,最长不过三年,最短仅两个月。咸丰四年,一年就换了三个。封建统治在人民斗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奉贤人民日思夜盼太平军。如大旱之望云霓。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派大大加速了相互勾结的过程,同时加强了在东南地区的军事实力。清王朝先后派了总兵冯同坤,参将姚绍修来南桥扎下了大营。奉贤、南汇、川沙三县土豪劣绅,通过主持奉贤第一坐天主堂的法人梅神父,同法国海军上将司令卜罗德挂上钩,请来二百名“洋枪队”协防南桥。在原有的“团练局”基础上,全县各镇都拉起了地主武装 《 重修奉贤县志 》 卷二赋役志,卷六祠祀志等 ,作为反革命政权的基础和支柱。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一八六一年十二月,太平军攻取宁波、杭州,再克金山卫,建立了攻打奉贤和浦东的桥头堡。 一八六二年初,在太平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二打上海的过程中,拿下了奉贤。一月十三日,天寒地冻,大雪三尺,在坚强果敢的慕王谭绍光指挥下,一支精兵,由身经百战的天军主将吉庆元,黄祥胜和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小将李容发等人率领,连夜由金山县张堰镇向奉贤猛进。一月十四日拂晓奇袭南桥。姚绍修与洋鬼子,正在通宵达旦饮酒作乐,那想到飞将军自重霄入,一触即溃。太平军连续作战,所向披靡,当天打下奉贤全县。大军继续向上海挺进。十五日克南汇,十六日取川沙,直达高桥,中外反动派肝胆俱裂,曾国藩的亲信赵烈文说:“下游情事如此岌岌,诚为抚鹰裂 □ ”。奉贤人民则兴高采烈,欢庆胜利,还编了一首歌谣,赞颂太平军严惩侵略军的壮举:“南桥、南桥,两下兵交,活捉洋鬼,洋枪当柴烧。” 太平军在奉贤,由老将黄祥胜坐镇,建立了革命政权,打击地主分子。谭绍光曾亲临视察。地主分子纷纷把田契藏到芦苇滩,脚炉灰里。太平天国颁发了天朝的田契,纳税凭单,有的人家代代相传,一直珍藏到一九四九年以后。太平军还严惩了一批反革命骨干,摧毁了反动的地主武装团练,并掀起轰轰烈烈的批判孔孟,打倒佛道,横扫四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地主阶级斯文扫地。奉贤人民衷心热爱太平军,纷纷带路,送信,参战,迸发出巨大热情。现江海公社八一大队的“六里墩”,就因当年带路群众说这里离南桥六里,太平军树标记而得名。这个极普通的地名,却极不普通地显示出太平军和奉贤人民的血肉关系。这也是太平军在奉贤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三)奉贤肖塘贴近浦滨,系太平军浦南“进兵之路”,太平军在肖塘工事“坚固异常”,“挖壕两道,外壕坚排鹿角,内壕密布竹签,大路各筑炮台,小路砌墙塞断”。清江苏巡抚薛焕奏称:“凶悍之党(指太平军)聚集于此,意在窜渡闵行,以逞东窥上海,西犯松江之志”,实为“肘腋之忧”。一八六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魁之一,曾被中国人民在大沽炮台狠狠教训过的英海军上将司令何伯,同华尔带了一支小队伍,偷偷摸摸对肖塘进行侦察。第二天,何伯、华尔伙同英陆军司令士迪佛立和卜罗德,率英法联军一千名,洋枪队七百五十名,车炮七架,轮船十一只以及清参将李恒嵩、姜德等大批清军官兵,于黎明渡过浦江,进逼肖塘。他们先火器齐发,用重炮猛轰。太平军英勇反击,凭垒抵抗,枪炮子弹如雨。华尔屡扑,“受伤七处”,都未能冲过壕沟,整整相持了两小时。英法联军集中重火器,猛攻镇西北,华尔洋枪队才得以借机攻破西南炮台。太平军与侵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隐伏在民房内的太平军战士,拚死力战,重创“洋枪队”副领队白齐文,“枪弹击中右髀,斜穿小股,透左胯而出”。外国强盗用烧毁大批民房的卑劣手段,占领了肖塘。太平军“再三回扑”,南桥太平军也赶来增援,但不幸中了敌军的伏击。是役,太平军牺牲将士两千余人,老百姓被虏去一千多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有自愿参加太平军的十多名外国友人,为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董恂: 《 洋兵纪略 》 , 《 太平天国 》 (四) 。他们将永远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肖塘失守后,敌人进攻南桥。这时由于太平军主力部队水陆并进,拿下洙泾,“松江、上海吃紧”,宝山岌岌可危。面对太平军主力的凌厉攻势,中外反动派狼狈不堪,处于“无日不战,无日不防”的困境。他们被迫推迟攻打南桥的计划。直到一八六二年五月十七日,何伯、士迪佛立、卜罗德率英法联军三千多名,华尔率“洋枪队”二千余名,会同清奉贤知县陈化鲲和大批会防局炮勇、民夫,备三十架大炮,其中有当时世界上最新式的落地开花炮,车轮炮,拿破仑火箭炮,三十二磅重炮等,大举进犯南桥。 太平军在南桥守军不满一千,他们“环镇三里筑垒 □ 沟,内设炮台四坐”,城内修七堡,城外修一堡,也筑有炮台 董恂: 《 洋兵纪略 》 , 《 太平天国 》 (四) 。经过一场激战,镇内枪炮射击渐渐稀落,终于全无了。英法联军以为南桥垂手可得,用大炮轰了一阵之后,趾高气扬地闯进镇西被炸塌的城墙,卜罗德看不到一个活人影,就一马抢先,直扑镇内。说时迟,那时快,埋伏在炮台斜坡后面的太平军,伴着惊天动地的怒吼,一齐冲杀出来。他们呐喊着,准确地射击着,卜罗德正待拔转马头逃跑,一颗枪弹贯心而过,当场倒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卜罗德,是个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侵略分子,扼杀中国人民革命的刽子手,他曾最先命令法军舰向太平军开炮,在高桥战役中又“全力指挥西兵”,进攻太平军。那拉氏“有旨嘉奖”,捧他为“各国助剿第一功”。卜罗德还早就染指过镇压奉贤人民的罪恶活动,由而恰恰是奉贤人民给他挖好坟墓,这真是历史对侵略者的莫大嘲弄。 当时,英法联军急急败退镇外,用巨炮轰倒了镇西炮台,太平军“犹于北面炮台开炮力拒” 〈 懂恂 《 洋兵纪略 》《 太平天国 》 (四) 〉 ,血战了一日。下午,太平军为保存实力,拖住敌人,主动向柘林撤退。侵略军拖着卜罗德的尸体进了南桥。曾国藩、李鸿章卖国求宠,曾答应侵略者“所俘财物,任彼取犒”,苏松太道吴煦也立过“城克罄贼所有以予”的原则。于是侵略军公然成立了“劫掠队”,对南桥大肆烧杀抢掠,抢走了三船金银财宝不算,事后还竟把抢掠的办法和情况写了一个“报告”,实在无耻之尤。中外反动派血腥屠杀太平军五百人,老百姓二千五百人。南桥地主团练所在地 —— 庄姓地主“友恭堂”内,仅被砍下的人头,就丢了近五十米长的半个弄堂。李鸿章杀民首功,把老百姓统统算是太平军,向慈禧请赏。 五月十八日,英法联军向柘林进逼。柘林是太平军运粮浙江的海上要冲,系双方必争之地。同日,太仓太平军也则向嘉定、宝山发动攻势。本来,柘林加南桥撤离的太平军共三千人,同敌人相比,不论兵力,或是武器装备,都仍然处于劣势。但柘林太平军为了继续牵制和消耗侵略军主力,为了保卫在漕泾、金山的大营,他们坚不撤离,誓与阵地共存亡。他们根据敌人用重火器的特点,汲取南桥肖塘之战经验教训,筑了新的简易工事:“沿堞墙后面挖了狭窄的坑道,上面盖有木板,再复以沙土” 〈 呤 □ : 《 太平天国亲历记 》 下册 〉 。敌人炮轰时,他们就隐蔽在工事里以逸待劳,等炮火稍弱,他们又立即各就各位,待敌人攻到阵前,就冲出去用大刀长矛同敌军展开肉搏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三天三夜,使敌人始终不能进柘林城一步。 二十一日,英法联军用巨炮“轰裂西门”,冲锋队、狙击队、掩护队全部出动冲入城内。太平军和柘林人民同仇敌忾,在缺口处的“守军拼死抵抗”,“其余太平军也从隐蔽处冲上城助战”。他们“寸土必夺”,每幢房屋都展开了英勇的搏斗 〈 呤 □《 太平天国亲历记 》 下册 〉 。连垂危倒地的伤员也一无例外。英法联军无法征服英雄们,兽性大发,放火烧毁了全城。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刚刚出世的婴儿,和怀抱孩子的妇女,全都殉难,无一求降。漫天大火,把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柘林镇,化为一片焦土。后来的柘林镇在遗址之西一里外。全国第一个起来抗击倭寇的柘林人民,在烈焰中化成愤怒的硝烟,它将唤醒人民继续起来战斗,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象东海的怒涛,不断搏击和震撼着奉贤人民的心。 南桥与柘林战役,从战术上看是失败了,但在战略上,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太平军乘侵略军主力在浦南集结之机,从苏州调遣精锐和优势兵力,飞驰太仓,并于侵略军进犯南桥同日,发动了太仓大战,不能不说是善捕战机棋高一着,操到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太仓一战,踏平满清大营三十余坐,歼灭清兵五千多人,清知府李庆琛部全军复灭。太平军乘胜追击,消灭外国侵略军近一个团,又一鼓作气,主动出击从南线扑回的侵略军,五月二十六日克嘉定,下南翔,士迪佛立率英法联军狼狈突围,被打得落花流水。五月二十九日,围松江,大败华尔。六月九日,复青浦,占泗泾,生擒“常胜军”付领队法尔思德,直逼吴淞,所向披靡。南路太平军也立即乘势反攻,奉贤人民协助太平军,利用侵略军回救嘉定之机,收复柘林、奉城,打死知县陈化鲲,以慰南桥柘林战死军民的忠魂。 人们不能忘记,在南桥,柘林战斗中,太平军发扬了大智大勇,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奉贤人民世代相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说。 在南桥太平军撤向柘林途中,一位勇将立于三官庙 □ (现光明公社)的一座小桥头,掩护撤退,狙击敌军,杀死了七十多个洋鬼妖兵、团勇,然后在刀光剑影中扬长而去。在上海一带广为流传的民歌云:“红扎头,黄布袄,手执丈八大关刀,只要神刀捞一捞,妖兵头颅满地抛。”在柘林被敌军围得水泄不通时,一位太平军小将,乘敌人吃饭喝酒之际,只身单骑,闯入敌军阵地,若入无人之境,进行了详尽的侦察,逍遥而归。这些动人的故事是太平军英雄形象的集中写照。 (四)太平军撤离奉贤后,中外反动派进行了疯狂的反革命报复。李鸿章派驻南桥的淮军达三千人,英法联军二百人。妄图用反革命暴力,苟延残喘。地主阶级狂呼“田归原主”,大搞反攻倒算。民歌说:“同治二年半,日子主还是日子主,穷光旦还是穷光旦”。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极大摧残。姚济目击亭林,奉贤一带的情景说:“三旬九食,止籍糠粞活命。然犹无处乞索,竟有日走二、三十里,空手回者,以至面无人色”。 卖国求荣的慈禧,谄事外国主子,“嘉悼”卜罗德,“赐祭,赏其家属珍物” 《 清史稿 》 志九十六 食货二 本纪二十一 ,“貂皮百张,绿绒四端,用彰恤典”。奉贤地主阶级,也赶快为卜罗德“众请于县,鸠赀报功” 《 重修奉贤县志 》 卷二赋役志 卷六祠把志等 。曾到法领事馆搬兵,后又在上海董家渡天主堂法国侵略者庇护下,逃避了太平军惩罚的大地主、天主教徒鞠瓜,“献出了”宅基和三千两银子,筹建“纪念”卜罗德的教堂。清军机处和法使馆直接插手此事。梅神父再次扮演了可耻的牵线人角色。清政府强迫全县人民摊捐抽税,派出差役,挨家搜户,翻箱倒箧,逼得许多人倾家荡产,激起全县人民的强烈仇恨。主办此事的一个地痞费瞎子,借机肥私,从一个光棍暴发成大财主。教堂建成后,上南川士绅竟然“勒石而为之铭”,感激涕零,无耻吹捧卜罗德“忠勇相望”、“泽流千古”,他们还向侵略者的亡灵发誓:“易报功德?用建教堂。千万斯年,亮节永彰” 《 松江续府志 》 卷三十八: 《 川沙、南江光绪志 》 。真是一群丧失民族气节的叭儿狗。在教堂里,供奉着卜罗德的像。圣母像脚下,踩着一个人头蛇身的“妖魔”,这是侵略者对太平天国和中国人民的极大污辱,也是中外反动派绞杀太平天国的铁证。 但是,中外反动派的一切倒行逆施,都无法扑灭太平天国在奉贤人民心中播下的革命火种。 《 重修奉贤县志 》 记载:同治光绪年间,奉贤人民常常“扇讼抗粮”。驻奉贤的绿营兵征调南京紫金山,全军覆没后,专在奉贤多方招募,仅凑到原来的五分之二。太平军走后,奉贤人民坚持斗争,使得“勤于招抚”的知县杨博,任事才两月,就“以捕游勇中枪卒”。封建统治阶级在奉贤再也无法恢复元气。 太平军在奉贤的活动,前后不满一年。但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最可贵的性格。他们没有丝毫奴颜媚骨,却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回顾他们反侵略、反封建的伟大业绩,整理这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不能不感到:在扫除了同那拉氏、李鸿章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四人帮”后,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来临。历史正在呼唤:用我们民族勤劳的双手,勇取的精神和无比的智慧,开创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锦绣前程。 (资料来源:《南京大学学报》 1978,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