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工程与修史人才
清史工程启动已有一年之久,经常有朋友向我询问:“编纂清史中您考虑最多的是什么?”每次我都毫不迟疑地回答:“质量问题。” 作为国家的大型文化工程,“质量问题”最为重要。我国前有《二十四史》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工程,后有无数继起后贤们的高水平著作。《清史》厕身其中,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与贡献,为清朝三个世纪内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路程,作一次详尽可信的记录和深入透彻的分析,为后世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对这段艰难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 清朝灭亡之后,袁世凯北洋政府曾于1914年开设史馆,为清朝修史,由于种种原因,历经14年所成的《清史稿》未能尽如人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清史,并先后三次动议重修。建国初董必武同志曾建议纂修清史,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同,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曾委托吴晗同志考虑纂修清史的规划,1965年秋周总理又委托中宣部负责组成了七人清史编纂委员会,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作为编纂清史之机构,但都因种种原因夭折。十年动乱后,邓小平转发了一封建议纂修清史的信件,学术界又曾筹议纂修清史,初步拟订了编纂规划。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百废俱举,万端待理,难以顾及修清史之事,故再度搁置。直到2001年,人大清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再次呼吁编纂清史,得到社会科学界的积极响应,历时两年,到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清史项目,由中央14个部委组成领导小组,可见中央的重视。 2002年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并在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由清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全面负责清史纂修的学术组织工作。2002年8月,中央领导经过详细调研和缜密考虑,认为重修清史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经江泽民、朱矪基、胡锦涛、李岚清四位政治局常委的批准,做出了启动清史纂修工程的重大决定。工程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用10年或10余年的时间完成。 如今,大规模修史的条件更加具备。指导我们研究的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这是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武器,将能引领我们走向历史的深处。当前学术研究的环境相当宽松,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已有成效,研究成果已有较丰富的积累,研究人才正在成长,经济条件和其他物质条件大大地改善。这是修史的良好时机,也是提高清阿史质量的根本保证。其中人才问题尤为重要。应该说清史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要完成一部内容丰富、观点正确、史料翔实、文字流畅的大型清史著作,我国目前的高水平研究人才尚嫌不足。因此,如何识拔、团聚、培养和提高研究队伍,是完成修史任务的关键,也一直是我们关注和考虑的焦点。 中国有重视历史研究的传统。全国研究清史的人才数量不少,根据很不完备的资料,我们制作了一个清史研究的人才库,登录了一千名左右的清史专家。在一个断代史领域有这样多的人才,实属可观,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也是罕见的。但由于我国清史学界交流不广,分散各地,彼此缺乏了解,对许多专家的经历、才能、学识、品德心中无数,因此选择研究项目主持人颇多犹豫,难做决断。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们在实施清史工程时先要学习当伯乐,“知人善任”,选拔适当的人才,主持项目得人,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高的质量。 为了广揽全国人才,必须去除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陋习,礼贤下士,诚邀各方才俊,共襄盛举。为此,清史工程决定试行研究项目招标制,在清史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分解为若干项目,实施委托与招标并举的办法。许多研究项目确定项目名称、研究要求、篇幅结构、完成时间后,在全国范围公开招标,以公正、公平、唯贤是举的原则,评选项目主持人,给以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俾能专心致志,投入修史工作。这样,依靠许多优秀项目主持人的共同努力,完成研究任务,写出高水平的清史著作。 《了望》周刊2004年第12期 文章出处:《了望》周刊2004年第12期 |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