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中印输油管的前身是中缅输油管。尽管铺设中缅输油管的建议早在抗战前就已提出,但却经历了一波三折,正当开始筹备铺设之时,又因日军侵入缅甸而就此搁置了。 中缅油管铺设半途夭折 抗战之前,我国所需石油全赖进口,随着日本侵华的扩大,沿海港口一旦被日军占领,失去海上运输线,则抗战必需的石油,只有从管道运输。预料到这一点后,津浦铁路工程师郑华于1935年提出建议铺设一条输油管,从缅甸腊戍经昆明、贵阳到重庆。郑华的这一建议得到了美国油管公司的支持。之后,他对铺设油管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实际调查,对铺设油管所需设备、所需费用及铺设工程所需时间等问题作了详细论证,1937年5月5日,将建议书递交行政院。但是,行政院经济部认为油管输油不切合我国实际,没有采纳郑华的建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华心急如焚,又将铺设中缅输油管的建议送交军事委员会运输总司令部。司令部将郑华的建议移交交通部审核,交通部认为铺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不易解决,请美国顾问谢安研究。谢安认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外汇用于铺设油管,缅甸汽油大量输供中国是难以保障的,这两个问题使中国无力开展输油管的铺设。郑华的建议又一次没有被采纳。 1940年10月,我国沿海口岸已被日军占领,铺设输油管道迫在眉睫。郑华设法将铺设输油管的建议交到了蒋介石手上,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批经济部、交通部会同办理,并指派财政部长宋子文延请美国油管专家研究具体方案。经研究,决定先铺设从缅甸腊戍至昆明1146公里的油管,购置油管费用,由美国商借,工程费用由中国国库核拨。决定一出,即开始进行各项筹备工作。然而,正当调运油管之际,日军逼近仰光,英国驻仰光当局迫于压力,于1942年2月20日发出公告,限在24小时之内,所有在仰光的车辆和人员撤离仰光。中国驻仰光办理滇缅线国际运输的机构、车辆和人员,不得不于当日全部撤出,滇缅公路物资运输因此中断,油管无法运入,铺设油管的工作只能宣告中止。 “驼峰”空运燃油不敷所用 滇缅公路中断后,我国所需油料只能依靠“驼峰”航线,用飞机运油供应。但是,飞机的运量毕竟有限,而且本身还要耗费掉大量油料,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严重影响着军事的进展。民用汽油就更加短缺了,严重的油荒在各地蔓延。当时,虽然提出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倡导爱惜、节省汽油,民用汽车改用酒精、木炭作燃料代用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改用代用品后,因燃料性能的差异,汽车动力不足,导致发动机部件损坏,越来越多的汽车限于待油、待修的状态,运输濒于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中国战区严重的缺油问题,已是刻不容缓,铺设输油管道成为当时交通运输战线的头等大事。为此,1943年8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魁北克举行会议,决定铺设从印度加尔各答到中国昆明的输油管道,并确定于当年12月开工。 “丛林会战”铺世界最长输油管 中印输油管起点为印度的加尔各答港,经布拉马普得拉河流域及帕特卡山脊、丁江到利多,到利多后,沿中印公路进入缅甸密支那、八莫,从畹町再沿滇缅公路到达终点昆明,全长3218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成品油管线。 印度、缅甸境内的油管铺设工程,由美国陆军建筑队承担,中国境内的由中、美双方负责。所需油管每节长6.1米,直径10.2厘米,每公里约需164节,全线共需492000节,全部是美国制轻质无缝管,一人可扛一节。油管的节与节之间,先用螺丝扭紧,再用电焊密封紧固。油管多数铺设在地面上,少数掩埋在地下。 管线所经过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沿线多山谷、河川、密林,瘴疟、毒蛇、猛兽为害,特别是要经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地带的野人山,极大地考验着工程的进行。中、美两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中印输油管道堪称一场艰苦卓绝的丛林会战。 由于条件所限,材料的运输非常困难。铺设油管的材料,先由美国用飞机运到印度,再以汽车沿中印公路运到各分段铺装。在中印公路上,卡车满负荷奔跑,折旧速度快得惊人。一套刹车系统最多使用一个月就不行了,而刹车片在当时又很难得到。一旦遇到悬崖峭壁,或卡车开不过去的地段,工兵和劳工只能人拉肩扛,徒步翻山越岭,将管线物资运输到位。参加油管建设的美军Ray O. Howard军士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输油管建设初期,工具和物资供应困难,甚至连扳手都没有,工兵用一英寸的钢管制作扳手,用手推车把钢管运到汽车无法通行的深谷丛林中,然后一捆一捆堆放着。” 在雨季铺设油管,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也使工兵和劳工倍感痛苦。1944年5月,缅甸新平洋和丁加克之间,工兵要抢在雨季到来前通过21公里的沼泽地。因为白天中印公路要运输大量一线军用物资,铺设管线的部队只能晚上运送油管,工兵和劳工把油管放到卡车上慢慢通过桥梁,然后扛在肩上蹚过齐腰的泥水,在小船上对接管道,再沉入沼泽……在孟拱河谷铺设油管时,连续45 天都在下雨,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的工兵和劳工,几乎每天都不得不穿着带水的衣服。由于每天都在下雨,衣服放在放水袋里都会发霉,一双鞋最多只能穿一个星期。 油管铺设至森林地带,先以刀斧开路,驱走毒蛇猛兽。在距离村庄和公路较远的地方施工,夜晚不能回宿,美方人员撑起帐篷就地宿营,中方人员条件差,只能烤火度过寒夜。 “雨季的持续和丛林昆虫对人们的身体开始伤害。疟疾、痢疾和斑疹伤寒症使得继续工作的工兵很多都病倒了。水蛭不断骚扰工兵成为了最讨厌的事情。只要一个人在丛林里走一会儿,这样的小虫子马上成群结队向他扑过来。那个时候有一个笑话就是说医生用这些吸血的动物来为病人输血。有一些人为了解闷,记录了一些老虎和巨蟒被打死的故事。” 中国境内油管铺设工程,经过很多的荒僻艰险、瘴疠疟疾流行地区,还有数十里荒无人烟的地方,无水可喝,无盐可用,没有蔬菜可吃,“美方人员吃罐头,中国职工吃粑粑、米饭”,生活非常艰苦。“在中美合作铺设油管的全部工程中,因气候恶劣,疟疾流行,各工程队虽配有义务人员和药品,患病缺勤者仍多,美方因病死亡者有6人,我方死亡者12人。” 尽管工作非常艰苦,但是在这3000多公里的漫长线路上,来自中、美、印、缅等国的工程师、工兵、劳工们,不惧艰险,忍受着万般的痛苦,争分夺秒,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油管铺设工程于1943年12月开始,而全部工程是1944年3月各分段才全面开工。各分段全面动工后齐头并进,进度很快。1945年4月铺至昆明,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星期。 1945年4月9日,经过万水千山,在一节又一节的钢管里流淌了3000多公里后,第一批油料输抵昆明。5月5日,在油管开工整整一年半后,在华的美军供应部司令戚夫士少将,与印缅战区美军司令柯维尔少将发表联合声明,宣告中印油管全部完工。5月31日晚,中、美两国工程人员在昆明市篆塘新村举行了“中印油管通油联欢晚会”。 铺设中印输油管道用了200万个人工日,“建设这条管线美国工兵的工作量是100万个人工日,中国、缅甸、印度劳工的工作量也是100万个人工日”。全线共设置35个抽油站,50个储油池,还有为数众多的加油站、储油库,共使用油管总重量50多万吨。 中印油管通油后,大量的从中东和其它产油区运到加尔各答的石油,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向中国昆明。据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区的用油,“自1945年6月起,每月由中印输油管输入我国的油料为18000吨,每天平均输入600吨,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至当年11月份停止输油,总共输油时间为七个月,输入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油料,约10万多吨。相当于滇缅公路用汽车运油一年半的数量,较之飞机空运之油量更为巨大。” 中印油管供油,解决了战时能源困难,使濒于瘫痪的中国公路运输迅速恢复了元气,一度萧条冷清的西南公路上,又开始变得非常繁忙;大量原来运输油料的汽车和飞机,可以改为运送更为急需的物资;云南不少军用机场上,飞虎队的战机频繁起降,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加足油料之后,从嵩明机场出发,径直飞往日本列岛,扔下一串串惩罚侵略者的炸弹。这条输油管的修建,是盟军最终在亚洲大陆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油管桥”没有油管的踪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以战争结束、中印油管任务完成为由,拟停止供油。中国政府曾多次提出交涉,要求继续使用油管通油,都没有得到美国的同意。当时在我国经营汽油、煤油的亚细亚、美孚、德士古三家美商洋行联手向美国政府提出“租用”中印油管的申请,但美国政府还是坚持原来的政策。一条因战争而生的油管,在工作仅仅7个月后,于1946年1月因战争的结束而骤然停用了。美国“对外清理委员会”按照废旧金属的价格,将这些依然崭新的全部油管以及35个抽油站、50个储油池等设备,以废金属价格卖给了印度的贸易公司。中国境内的管件及设备,除了被当地农民拆做零用,大多拆运至甘肃,供正在紧锣密鼓勘探和开采石油的玉门煤油公司使用。曾经在抗战最后关头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中印油管,从此渐渐湮没在历史深处。(作者单位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