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济先生1926 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的发掘是国人独立进行科学考古实践的开山之作。这次发掘活动也奠定了李济做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地位。我们现在在中国知网考古类文献中可以搜到近450 篇与李济在西阴村发掘相关的学术论文,并且2000 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近20 篇文章涉及西阴村,足可见李济的这次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后来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最近笔者在收集我国早期考古学资料的时候厘清了一个疑问——李济的“土尖”究竟是什么样的? 根据李济先生报告中的描述,当年因“灰土岭”地势倾斜,他开了8 个比较完整的2 米×2 米和4 个不完整的“方”。以水平层为主兼顾土色变化的方法(李济称之为“披葱法”) 进行发掘。发掘这些小“方”时主要还是“依次递进”发掘各个方,但在必要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根据“土层变换”调整发掘次序。但这种小方“不是一个控制、记录发掘过程的基本单位,而是为了出土方便在一个大探坑中临时划分的小发掘区域”。所以这种“方”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探方”。最值得注意的是李济在发掘过程中在各小“方”交界的位置都留有“土尖”为最后研究土层变化的材料”。 关于李济的“土尖”,早已有几位学者注意到,并进行过一些描述和分析。比如《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1895-1949》中提到“为了控制地层并为发掘后整个地了解和验证地层的变迁情况,李济在每个方的交界处都留有一个圆形的土柱,这应该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隔梁’的雏形,李济称之为‘土尖’(pillar) ”。而《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的兴起1928-1949》一书则说“……再如,保留土尖(实际上就是关键柱),也是一个重要创举”等等。但“土尖”到底是什么形态,在笔者脑海中仍然有不少疑问,上面的两种说法是否正确?“土尖”是圆形的还是方形的?是柱形还是锥形?仅凭李济的文字描述还无法解答这些疑问。笔者查阅了1927 年版的《西阴村史前的遗址》,田建文、李光漠的《停在西阴——中国人的第一次独立考古发掘》以及岱峻的《李济传》等相关文献,终于找到了一些照片资料,可以将“土尖”的形态直观展示出来。 根据照片,结合李济的文字记录,大体可以知道所谓的“土尖”应该是横截面呈近正方形的锥形土柱,土柱上窄下宽,底边边长约70~80厘米,顶端由于土壤容易坍塌变形,故从照片上看其形状并不规则。就其“为最后研究土层变化的材料”的功能而言,“土尖”已经非常类似今天我们使用探方发掘时保留的“关键柱”。但由于李济在发掘过程中没有保留“隔梁”做为联系各个“土尖”的桥梁,因此“土尖”与“关键柱”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只能称之为“关键柱”的雏形。 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苛求李济90 多年前的工作,因为即使在西方,探方发掘法也要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探方发掘法或者称之为“惠勒方格”发掘法是1930 年代由莫蒂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夫妇最早使用,五十年代初经惠勒的女弟子凯瑟琳·凯里扬(Kathleen Kenyon) 进一步发展为标准的5×5 米的小探方,并保留1 米宽的隔梁和1×1 米的关键柱。因此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惠勒-凯里扬系统(Wheeler-Kenyon system))。上世纪二十年代世界上其他地区对遗址的发掘主流方法仍是探沟法。因此李济在西阴村使用的开小方和保留“土尖”的方法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做法并没有在后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城子崖等地的发掘中被延续下来,非常可惜。(作者单位: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8月11日7版) 责编:李来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