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期的房址中,经常会有灶址发现,是房屋内日常生活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在研究中有这样一种倾向,一般只是作为房址的附属设施加以简单描述,未对其功能加以深究和辨析。先秦时期的地面灶址真的都是实用的生活用灶吗?还需要从其形制和位置等方面,用发展演变的视角来加以辨析。 整体来看,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半地穴式建筑中的灶址,形制多为坑灶,位于房址近门道处。这种结构,可能是出于排烟和保暖的考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开始,不仅半地穴式房址形制开始变得统一,灶址的位置也相对固定下来,尤其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半地穴房址和窑洞式房址内地面和墙壁逐渐开始使用白灰面装饰。灶址不仅位于居室中央,而且普遍流行形制规整的地面灶,有的灶址周围有黑色彩带装饰,灶面为平整的烧结面,与地面基本平齐,有的灶址甚至只用彩色在地面画出仿灶坑形状(小官道AF4)。然而,这一类灶址过于讲究,或许并非当时居民日常使用的实用灶。 从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一类型灶址均位于半地穴式和窑洞式房址居室的中央,平面形状多为规整圆角方形或圆形,其相对位置和尺寸经过严格测量和规划,在发掘报告中一般称之为地面灶。通过解剖发现,灶址的修建年代应和房址大体同时。这类灶址的建造过程也大致相同,以永兴店遗址F1 为例,建造程序是,先在地面挖深约15 厘米的浅状坑,之后抹一层草拌泥与居住面相连,其上白灰面又斜抹入灶壁,之后将灶内填土夯实(或者用草拌泥涂抹数层,但排除明显经过多次使用的灶址),有的再上铺数块石板。因为大多数地面灶都发现有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以下为红烧土,发掘者一般认为是多次使用形成的。但此类灶址的青灰色烧结面坚硬平整,明显是建造时有意抹平。至于青灰色烧结面的形成过程,可能是建造时为了使灶面结实,也可能是后来举行某种活动而烧成,总之应该不是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的灶址。 既然位于居室中央的部分地面灶可能不是日常实用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备设施,是否还有其他的灶址作为日常生活之用?实际上从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阶段开始,内蒙古中南部海生不浪类型、庙子沟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都有半地穴式双灶址房址发现。一般一个灶址位于居室中央,另一个灶址位于靠近墙壁处,同一居室内两灶一般有深浅和方圆的区别,但目前还未发现直接证据能区分两灶的具体功能。到庙底沟二期类型阶段,半地穴式和窑洞式居室内开始出现掏挖于墙壁底部或近墙壁处的壁灶,如太谷白燕二期F2、李家崖91 长F2B 等。龙山时代开始,前后室房址大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地面灶范围明显变大,黑色灶圈普遍使用,整体更大方美观,其非实用性灶址功能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位于室内墙壁底部或室外院落内的壁灶出现拱形、心形等多种样式,部分壁灶有烟囱直通屋外,壁灶周围一般发现有日常生活器具,壁灶才成为真正的生活用灶,如园子沟F3028 和石楼岔沟F5,前者壁灶位于居室外院落北墙壁底部,后者位于居室内东北角墙壁底部。二里头文化时期,壁灶发现数量更多,部分地区仍保留着中央地面灶的传统,但装饰手段明显没有之前讲究,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如南壕“夏阶段遗存”IF26 为三套间,每室中央都有圆形地面灶,灶面与居住面相平,中室东北角有方形实用壁灶。在师赵村第七期遗存的26 座齐家文化房址中,多数同时发现有白灰面装饰、圆形中央地面灶和壁灶,如F6 灶址位于房址中部偏东的位置,灶面为烧土硬面,另外房址西南角靠近门道的位置有圆形壁灶,壁灶墙体烧成红色。商周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和地面式房址大量出现,一般性居住遗址居室中央地面灶基本不见,如丰镐遗址“西周居住遗存”发现数座土窑式房址,灶址均为位于墙壁底部的壁灶,而不见中央地面灶。 通过以上分析,从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阶段之后,随着半地穴房址和窑洞式房址内壁灶的出现,灶址的功能逐渐发生分化,位于房址中央的地面灶址从最初的实用灶到后来具有一定象征意义而持续存在(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地面灶仍然使用的可能性),而壁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用灶。 其中庙底沟二期类型阶段到龙山时代地面灶建筑技术和装饰非常讲究,二里头文化时期地面灶仍然存在,但不如之前讲究,反而壁灶的建筑技术明显进步,实用性更强,商周时期目前发现的普通聚落房址内基本都为壁灶,而不见地面灶。 从实用性角度来考虑,在本来狭窄的地面中央修建非常规整、美观的灶址是不实用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范围明显变大,装饰过于讲究,更显示某种象征意义的意味。随着壁灶的发明,其居于房址一角,在节省空间、排烟、防火等方面的优势就凸显出来。现在的农村仍是传承着壁灶这一伟大发明,而且形式多样,壁灶最后取代中央地面灶是必然的。 那么从壁灶出现到地面灶消失的过程中,考古发现的地面灶部分除了有一定的实用性功能外,更多的应该是象征意义,或者作为室内的神圣空间, 被用来祭祀。后世文献如《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中记载,祭灶已被列为“五祭”之一。祭灶作为中国祭祀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能需溯源到更早的新石器时代。(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